【高中组第一题】 《等风来》 梁静奕
等 风 来
梁 静 奕
一段喜欢的肇始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方式,叫作降临,并美其名曰“缘分”。
例如,某个初春的清晨,晨光熹微,小巷清幽。年幼的我屁颠屁颠地跟在父亲身后,双目里满是那只巨大笨重的风筝的幻影,风筝还没上天,脑袋里却早就溢满了甜甜的喜悦,似第一次舔到了糖果那般,霎时被摄住了魂魄。
也许是因为恰到好处的天气,又或许是父亲放风筝的娴熟,那只被我唤为“燕儿”的风筝乘风而上,像是要证明什么似的,不一会儿就渺小成一个红色的光点。
直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那天最后的场景:风筝越飞越远,手中的线所剩无几,不料线却被树的枝叶缠住,一扯,断了。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我只是怔怔地望着似喝醉了酒般在天空中摇晃的风筝。除了能感到心里空落落之外,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此后,对待风筝便产生了一种难言的情绪,多了许多看似拘谨可笑的习惯。比如,总会在远离树枝的地方放风筝,又比如,不敢把风筝放得太高太高,是怕自己又失去了这只风筝了吧。
春光明媚,春风徐徐,一拉一放,一紧一松,风筝便能摇摇晃晃地飞上了蓝天,越飞越高。
年幼时被风筝拖着跑的我早已消散在记忆里。那粗制滥造、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风筝也再提不起我的兴趣,而父亲似乎也已忘却了“放风筝”这项活动,一只只曾在空中翱翔过的“燕儿”被丢弃在储物间的一隅,任灰尘掩埋,任记忆模糊。
也曾在周末下午路过公园时望见各式各样的风筝飞舞在蔚蓝的天空中。想起曾经以为会深深刻在我记忆中的事终究被时间的流水冲刷洗净。友人在旁边没来由地问了一句:你说,这是为什么呢?她似乎也并不期待我的回答,只是冲我意味深长地笑笑。这笑使我有些手足无措,茫然感顿时席卷全身,生命里的迷雾也仿佛因为这一句询问而更浓厚了。什么为什么?是越长大越不去放风筝了吗?那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学业的压力?或者是因为时间的限制?又或者是因为早已失去了当年放风筝的心境了吗?更或许是兼而有之吧。
那曾经被我放飞的风筝在空中摇摇欲坠,还有那手中越来越松的线,似乎召示着它无法挽回的命运。
它在等一场风,一场徐徐而来的风。
现在,那场让人久违了的风终于在苦苦等待中吹来了。看,广场上,公园里,田埂上,到处可以看到人们放飞风筝的身影。听,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牙牙小儿,都能吟诵几句古诗,更有快递小哥勇夺冠军。如今,中国传统节日日益升温,包含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日益兴起,给国人吹来了一阵凉风,拂去了人们心头的燥热。人们开始洗盏煮茗,消遣着慵懒的午后;背诵着“敛敛蕙兰中”,尽享夕阳的美好。
这是怎样的一场风啊!吹散了阴霾,留下了漫天飞舞的风筝和满地仰头痴望的愚儿。
于是,我对自己许诺道:等来年春天,我一定要去放风筝。
请记住:莫负春光!
莫负这一场风!
作者: 梁静奕
学校: 浙江省新昌中学
年级: 高一
班级: 1班
指导老师:潘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