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如何看待文明+季璐怡+天台中学高一(16)班
如何看待文明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融入国际大环境的中国物质文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生活上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但是在精神文化领域已然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冲击。在21世纪这股文化潮流中,我们应有危机意识,高举中华民族的文化旗帜,不断发扬中华文明。注重精神建设。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从秦汉开辟的丝绸之路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奘西天取经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再到清朝大规模的陶器,茶叶等等。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许多志士仁人、高僧学者、工役商贾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把热汗和鲜血洒在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交流史话,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今天,外来文化充斥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这种现状已经对新时期的青少年们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面对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传统文化,它应该深入每一个人的骨髓,每个人都应坚守我们自己的文化。坚守我们的文化并不是闭文化之国门,据外来文化之千里之外。摆出一副天下之大,唯我独尊的姿态。我们不可文化锁国,文化锁国的下场就如清政府闭关锁国的下场一般,任凭你曾是何等的强大。文化本身就是不断更新变化发展的产物,我们不能违背这一基本规律。要正确对待文化交流,不可错误的惧怕,亦不能盲目的将其看做一种“侵略”,即使锅炉的火烧的再旺,如果你不给予燃料补充,在经过最耀眼的光芒后亦会走向熄灭。但是近年来,洋人的情人节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年轻人和在校大学生中日渐流行。我们青年为什么过情人节?是纯粹追求一种节日的浪漫,还是认同其节日的文化内涵?传统的“七夕”节代表的也是爱情,为什么不受追捧?我想,这与其内涵没有太大联系。只是西方文明宣传得力罢了,因此,我们应大力弘扬并宣传中华文明,使其发扬于世界。
中华文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文字是最能体现其精髓的地方,汉字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次的组合,每一次的书写,都代表着独特的意义。汉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它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独步世界,举世无双。因为我们优美的汉字,我们成了举世无双的汉字大国。所以,当你在为不会写一个字而发愁时;当你不理解古文所表达的情感所叹息时,请不要忘记,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文明是我们的根。灵魂丧失了,留下的只不过是一个空壳,毫无价值。根没了,还剩什么呢?所以我们更应该珍爱独属于我们的文化。
当然,文明传承历经五千多年,长期的封建社会也定存在一些迂腐的文明,就如被视为正道的儒家也存在一些贬低古代女子的言论,因此,对于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糠。
中华文明的传承,不能只靠一个人,要靠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传承中华文明,延续千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