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1、我们身边的龙文化】《龙之文化》金琪韬
龙之文化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至今,我们中国人仍然将自己称为龙的传人。
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舞龙,赛龙舟等传统习俗。传说赛龙舟的习俗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当时屈原遭谗言被流放,在楚国灭亡后自杀。当时,村民们划龙舟来驱散水中的鱼,并寻找屈原的尸体,但寻至洞庭湖无果。从后,划龙舟就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龙文化的象征。现在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仍然纷纷坐上龙舟,进行龙舟比赛。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龙舟成为了正式比赛项目。
人们之所以这么敬畏龙,是因为在人们心目中,龙是主宰万物的神明。人们在衣物上、建筑上、各种装饰中,都可以见到龙的存在,传说中的龙“头似驼、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万物之王,是权力的象征,像皇帝的龙袍,古代各种官员的玉佩,都正好说明了这一点。龙还是吉祥富贵的象征,传统节日的祭祀神龙、出海捕鱼前的祭祀龙王、还有丰收前的向祥龙进贡品,都说明了这点。
几千年后的今天,龙已经由吉祥富贵的象征,变成了中国的代名词。国际巨星成龙的名字中,就包含了带中国元素的“龙”字。这个字既表达了艺人成龙的爱国情怀,又让中国的龙文化几乎在全球家喻户晓。
但在祖国日益强盛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很多传统习俗正在日益消逝,很多年青一代甚至记不清像“端午节”、“元宵节”这样的著名传统节日的具体农历日期,却将“圣诞节”、“情人节”的日期熟记于心。甚至在有些大城市,昔日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热闹过年场景已经不复存在。人们都因为忙碌而淡忘了这些传统习俗,忘记了团圆,忘记了回家过年。所以在春节晚会上,众多参演小品的明星纷纷发出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呼吁。
还有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受欢迎,在传承了几千年后渐渐面临着失传的处境,像吹糖、捏面人这样的手艺现在几乎无人问津,曾经走街串巷,到处磨刀,锔碗的手工艺人也早已难觅踪影。让人不仅为这些手艺的失传而感到遗憾。
龙文化,不仅仅是华夏传统文化记忆的代名词,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传承,守护,珍惜的东西。因为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传承、守护龙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金琪韬
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
八年级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