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 第2题】一个文明的昔盛今衰(曹钰超)

作者:曹钰超 投稿时间:2018-11-11 20:19:14

一个文明的昔盛今衰

文明真小,小得只能容下两个字。

揣摩一下,文明中究竟含了哪两个字?上进?诚信、智慧……由其可观,文明两字说小是小,说大,可是所有美德思想的代名词,其地位之重可想而知。

但到底什么是文明?有人说文明是有良好的礼仪风貌,有人说文明是有良好健康的品德思想,也有人说文明是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

而文明在狭义上说可以一分为二。文,乃文化也。一个有文化的民族,有了深深积淀的底蕴,它的根是深扎于地下,可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从而立于不败之地。而文化正是这种底蕴的重要表现形式;明,乃开明也。历史血的教训曾一次又一次深刻地告诫着我们,闭关锁国,孤高自傲,只能落后挨打,每个名族都不是一座孤岛,学会互相借鉴汲取,才能拥有发展的机会。不仅仅深根于土,还能头顶一片天,才能如柱立足于世界。

作为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文明曾是我们毕生的 骄傲。在文的方面,文明向来有一大批杰出的哲学言论与理性思考,特别在古时就有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孔子以仁治天下,老子自然逍遥游,韩非子依法治国,孙子知己知彼……无数的精神食粮成为多少年人们生存的法则,使中国成为了一个有深度的国度。而在工艺方面,四方才子更是各显神通。四大发明不必再说,就是顶朴实的微小的部件,如对联、窗花、文房四宝,又是让其他文明汗颜,这些物质的补充,使中国成为一个有厚度的国家。

而在明的方面,且不及现今。在古时也有不少文化开明的佳话。成杰思汗开疆拓土,扩展了中国的广度;郑和七下西洋,使古国闻名四方,鉴真六渡日本,使中国在精神方面得以延伸……中国与外国文化的交融贯通,让中国文明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一度先于世界前列,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璀璨奇葩。

而现今,改革开放更是指引着一条光明的大道,中华民族不断奋进,“明”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出来。

但在这加速进步的时代,中华名族又在以惊人的速度加速退步着。“文”日渐黯淡下去。沉淀着文化的古寺、孔庙被各类商业动机侵蚀原来的面目,净化心灵的圣地成了急功近利的途径;文字错误层出不穷,人们的手写字龙飞凤舞,再没有了昔日的端庄;造纸艺人的一个个过世为造纸术的传承敲响了丧钟……

诚然,开明十分重要,但智慧的先人们在创造“文明”一词时,早奠定了“文”处于“明”之前的定律,一个没有自身文化底蕴的文明,从别处摄取再多养分,也是站不住脚的,就如一个人缺钙、骨质疏松,再多的养分也撑不起瘦弱的躯体。

中国正在面临多元世界所施加的各种挑战,重新拾起文化,才可以走的更远……

 

作者姓名:曹钰超

学校:浙江省舟山市 田家炳中学

年级:高一(2)班

指导老师:杨树国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