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小议龙文化 (董昱含)
小 议 龙 文 化
龙,是中华民族心中至高无上的信仰.一首《龙的传人》,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激情;一条龙灯,舞出了华夏同胞对幸福与美满的期盼;一艘渡江的龙舟,划出了炎黄子孙对先贤的敬慕与哀思……
龙早已深入老一辈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魂魄所在,甚至是华夏文明得以一种象征。中国对龙的信仰,本质上就是对文明的传承。
但现在龙文化的处境很让人担心。过年了,再也无法看到从前的热闹场景,只有在一些景点为了招徕游客才刻意舞起狮龙。年轻人们也只知道打卡发朋友圈,他们享受的不过是最浅薄的情绪释放和精神消费。文化的地位,已经在人们的心里变得低下,中华的血脉也开始渐渐稀薄。
我身边的同学对龙文化一无所知,相反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却是如数家珍;对古典文学避之不及,相反,却对网络小说趋之若鹜;对节气毫不留心,相反,却对自己的星座念念不忘……
著名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软又坚韧的细丝,他会把我们串联起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如果线断了,我们还能挺起胸膛说我们是中国人吗?一个没有根的民族还会有魂吗?还能有底气走向新世纪?”。作家林清玄也说过:“人只有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一个没有传统文化、没有魂的民族还是中华民族吗?只有当人们真正理解了传统文化,才能在客观条件上培养出最深刻的民族自信,方能在未来危机关头爆发出千钧之力。文化的内涵就是在衰落遗失的边缘中坚守,在快捷功利的氛围中坚持,守住那一片没有金钱、地位、名誉的方寸之地,那时,我们才可以昂首挺胸地说我们是中国人。
冯骥才说:“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里的石就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最权威的发言人。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是中国的信仰。
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不懂得尊重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怎么走也找不到家。只有尊重传统文化,真正树立起深层次的民族自信心,中华这条巨龙才能真正屹立在世界之巅。
董昱含
东港中学八年级(09)
指导老师: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