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龙的文化 代代相传(蔡雨轩)
龙的文化 代代相传
龙为何物?有人说龙是由狮头、鹿角、虾腿、鳄鱼嘴、乌龟颈、蛇身、鱼鳞、蜃腹、鱼脊、鹰爪、金鱼尾组合而成;有人说龙是万物之首,四灵之一,是“鳞虫之长”。而我认为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龙虽然是祖先想象出来的,我们没有一个人看见过,可龙文化我们并不陌生。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知晓这些龙文化,更是要将龙文化发扬光大!
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在这天,我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农历的二月间会举行壮族的“祭龙节”,在这天,我们会杀猪祭龙;广西侗族则流行耍龙灯,表演得有声有色。可见,中国的许多节日里都烙下了“龙”的印记,足以证明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龙文化已经贯穿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龙文化之一 ——献爱心
在这个暑假,义工组织团组织了我们这些中小学生去看望环卫工人,为他们“送清凉”。我们每人都出钱出力,为他们买去了矿泉水、西瓜、肥皂等生活用品及食品;我们还去慰问了消防官兵......他们还组织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献爱心。在东港中学,我们还有生日捐款活动:在师生生日那天,我们可以自愿去学校红十字会捐款,哪怕数额很小,但这也是我们献出去的爱心。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不就是我们身边的龙文化吗,这不正展示着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吗?
龙文化之二——善良
曾在微博上看过一位博主写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在上小学时,最烦恼的事是没法洗澡。 他家房子很小,四口人挤在14.5平方米的狭窄空间里,生活极不方便。最难堪的,是冬天没钱去澡堂,家里又没有地方让他洗澡。为了不感冒,他常常忍着一个冬天不洗澡,脏得脖子和耳根,被一层泥垢糊着。后来,四年级来了新班主任,经常请他和另外一名同学到家里做煤球。他帮完忙后身子和手都黑乎乎的,老师就提出让他洗干净再回家。
多年后的一次校友聚会,朋友笑着把小时候每次去老师家帮忙,都能洗个痛快的澡这事当作趣事和大家分享。老师的女儿也参加了聚会,散会后给他发了一条短信:“你以为真证你去帮忙干活?其实,是我爸想让你去洗澡的......”看着手机上的这行字,他感动得差点哭出来。原来老师一直都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尊严,这么多年来,自己竟全然不知。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生命的本能,伸出帮助的手,不需要任何理由。而越是心底善良的人,越是会默默为别人考虑。这位老师不就做到了发扬龙精神吗?
龙文化之三——尊老爱幼
每年佳节时,父母总会带我去桃花看望年老的阿太,给他们送礼,陪他们聊天。从老家回来,在墩头客运站等车时,每辆车都是人满为患,而且车上大多是阿婆阿公领着大袋大袋的物品,在这种情况下,想有一个位子坐是很困难的。而父亲却将自己的位子让给阿婆阿公坐,自己却一直站着。尊老爱幼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龙文化。
龙文化之四——祭祀祖先
每年农历初一,父母总和我一起去登步拜坟头岁。我们需要翻过好几座山才能到达祖先的坟墓,而且下雨过后的山路都是比较泥泞,但是我们不怕,哪怕是走烂一双鞋子,勾破一条裤子,这么多年来,父亲都一直坚持下来,这不正体现了龙的精神?
以上这些仅仅只是我所看见的、听说的龙文化,但龙文化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要将这些龙文化发扬光大并代代相传,肩负起祖先寄予我们的厚望,做一个真真正正的龙的传人!
作者:蔡雨轩 东港中学 八年级80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