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一题)爆竹声声响千年 周茵蕾
爆竹声声响千年
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更是数不胜数,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春节了,一讲到春节,我便想到爆竹。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有一个传说叫年的怪物,它经常跑到村子里伤害村民,残害牲畜,所以人们一心想除掉这个怪物,但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赶不走,后来一个小孩无意间点燃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年”就被吓跑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在每一年的这一天放鞭炮,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逐渐演变成“春节”。
春节的主要习俗有扫尘、守岁、拜年、贴窗花和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因为气候、环境、饮食等方面的差异,南北方的春节习俗也大有不同。我是南方人,爷爷奶奶从小就告诉我,除夕当天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能说晦气之语。在南方,有除夕夜围炉的习惯,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便围炉而坐,嗑着瓜子,看着电视,边吃边聊,说着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大年初一早晨,开门大吉,第一件事就是先放爆竹,叫“开门红”,寓意在新的一年顺顺利利,红红火火。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在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分给娘家的孩子。在北方,除夕夜全家人要守岁,吃饺子,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一起包入饺子内,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形状颇似元宝,煮熟后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
文化是多元的,即使在一个国家,也会有不同的文化圈,有同有异,有冲突有融合,需要我们有更加宽广的眼光和更加博大的情怀,以包容的姿态与协谐的理念看待。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们用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因此,我想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传统文化的恢复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共同守护。
爆竹声声辞旧月,家家户户迎新春。
姓名:周茵蕾
学校: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第二职校
年级:17级
班级:市场营销1班
指导老师:何赛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