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龙的传人

作者:岑阳 投稿时间:2018-11-11 19:41:22

               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题记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也莫不引以为自豪,有时还自称为“龙的传人”

自古以来,心目中,龙是一种神秘的宝物,不易见到,即使显现了也见首不见尾,或只见到只鳞片爪。而龙的出现,是天下太平的征兆,所以龙被人们视为天下间最大的吉祥物。更认为龙拥有着至高至上的权力,所以就有君主、帝王黄袍加身,上绣之物即为龙,又称自己为真龙天子。

龙文化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贯通始终,如今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从早先的帝王阶层到乡土社会,从天文到地理,从雕刻绘画到诗词歌赋,从衣食住行到消遣游乐,从语言词汇到传说故事,从红白喜事到节庆祭祀,无不打着龙的烙印。春节或其他喜庆节日的时候,我们用“舞龙”来表达喜悦,象征吉祥……

但是龙为何物并没有人看见过,但是却有汉代学者王充指出,龙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三部分长度都相等;龙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龙还能显能藏、能巨能细、能长能短。春分时飞上天,秋分时潜于渊。这也许就是古人对图腾之物有着特别的理解吧。

在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幸去了首都北京,到达过北京故宫,在那里我看见了一墙活灵活现的九龙壁,在太和宫的龙椅上,在各宫各殿的石柱上,屋顶上等地方更是雕上了龙,活灵活现的龙,不禁让人有一种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抗美援朝战争后,中国人留给世界的‘外号’再也不“东亚病夫”而是“来自东方血气方刚的真男人”从古至今流传了多少年的称号——龙的传人谁都不清,可是,就在一刻,中华民族又重新用自己的力量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再一次全世界证明,刷新了世界对中或人民的认知,重新夺这个称号!

龙并不是永远的胜利者,龙也会沉睡,也会下坠。但是,龙不会永远低下高傲的头颅。天边的惊雷闪电、漫天的暴雨狂风就会让它再次苏醒再次腾飞。就像我们的祖国,我们有过灿烂的文明,强汉、盛唐、富宋……,我们也曾有过让世界瞩目的壮举,万里长城、丝绸之路、七下西洋……我们也曾经历过无尽的痛苦和屈辱,虎门销烟的一声长叹、马关条约的无尽唏嘘、殖民地里的卑躬屈膝、日寇铁蹄下的无畏抗争……

1949中国成立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一刻,全国人民的血液都沸腾了。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有多少人含泪默默祝福,放声高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世界的版图上,又重新屹立起一个国家。从此,东方巨龙再次腾飞,金色光芒再次洒向了大地

以前,我问奶奶,龙为什么那么受人尊敬,奶奶笑着告诉我,“龙”让庄稼丰歉,你看,黄灿灿的稻谷堆成堆,丰衣足食!我们爱“龙”后来,我问爸爸,龙为什么那么受人崇拜,爸爸笑着告诉我,“龙”让我们工作稳定,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奔向了小康!我们爱“龙”。现在,我明白,“龙”让我们能够饱览群书,知识丰富,视野开阔了!我们爱“龙”。

但深植于我们民族血液里的龙魂在沉沦与逆境中发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等等不屈而又悲壮的声音!在一句“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巨龙渐渐唤醒,渐渐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而我们就是龙的传人!

 

郭晨昇 普陀第二中学 八年级七班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