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二题】愿此生终老温柔(潘煜蕾)
愿此生终老温柔
用心为爱,世界文明寻根溯源为爱。炽烈的爱,清润的爱,内敛的爱,大方的爱......结合成人类矛盾复杂而统一的模样。如果说到中华文明我脑中浮现的一个词是“温柔”
“温柔两个字太美了,一想到它心中变勇气万种柔情。仿佛有一双温热的手牵着我在醉人的春风中趟过蜿蜒的小溪,穿过了阳光斑驳的清幽森林,轻抚过晨曦;好像漫天的流云铺散成人间带着脂粉的脸;好像空中氤氲的水汽在嫩绿的叶尖凝结成露珠。中华文化便是如此的温柔,恰似水墨画中意蕴深长的留白,风韵悠长。
史载花家有女,名唤木兰,女扮男装从军十几载,上阵厮杀,刀光剑影,血肉相搏,莫不胜男。英气豪迈,气魄千古鲜见。纵是这般巾帼英雄,也怀有女儿柔情,着旧时裳,对镜梳妆。应三毛之言“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虽是风霜侵骨,此时女儿家垂眸细理鬓发的姿态自是倾城之色,风情万种。
“我从红尘中率先早退,你却在因果之间迟到”“若非死别,绝不生离”“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在过去的日子里曾惊艳了我的岁月。他是月光下深望着你跨过雪山冰水而来的双眸。“薄情转是多情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这是纳兰容若的怅然情思。“你带笑的向我走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余光中缓缓低语。古往今来,中华男儿也有柔肠百转,深情不负。
青天高黄地厚,南有小桥流水人家,北有寒山长河孤蓬,东有江海澎湃,西有冰溪渐响。上天从不曾亏待我们,将天地浩然豪迈之气与山水婉转之风赐予中华大地。于是远在边疆的战士“双袖龙钟泪不干”遥寄思念,于是身处江南水乡的游子"想牵着你的手从青丝走到白发”。不必说秦腔承自风沙的爽朗,不必说流转于水乡的越剧缱绻灵秀,亦不必说南来北往的种种传奇。一草一木皆有性,朔风野马亦多情。
江南水墨画里顾盼神飞,浅笑嫣然撑伞婷立的伊人回眸一顾便是一曲姜白石的诗词,翩翩漫步而来的如玉公子,手持书卷,开口一吟就是一场风花雪月,“眼前分明是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的一世相遇,绘出《》红楼梦》的凄美动人。绣着绣花鞋的阿婆与阿公正午阳光下的吴语柔软成人们心底的宁馨。人,物,生活交织辉映。土地给予我们的幸福温柔构成了中华文明。
最喜欢《长生殿》一句“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这是每个人一生追求的精神状态。以最温柔的方式对待世界。因为我们自来就受着上天对我们的无私的爱。最终炎黄子孙成就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也成就了优秀的炎黄子孙。
文明,源自我们心底的温柔,象征着一个民族对这片土地的深爱,是底心的精神源泉。
纵然沧海桑田,纵然山河变迁,经历过坎坷挫折的中华民族,仍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那文明紧紧地将所有流着九州血液的人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心,如磐石永无转移,温和而又坚定。
作者:潘煜蕾
学校:新昌中学
班级:高一三班
指导老师:潘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