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一题】寻根(林苇一)

作者:行云风止 投稿时间:2018-11-11 15:45:51

    我走过千里江山,踏遍万里故国,只为去寻,只为,亲眼去看                

                                                          ———题记


中华文明开始于文字,或者说,开始于殷墟。字体大小与风格各不相同的契文,笔意充盈、百体杂陈。来自四千年的使者,被隔绝玻璃之后,悄无声息。我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里待了许久,凝视着文物甲骨文。

当年朝歌一焚,焚毁了鹿台,焚尽了商代最后的气运,却有什么那烈火也难以焚烧殆尽的,通过某种方式免于罹难,并且永远地存留了下来,悄无声息流传至今,为诉说一份不为人知的事迹。

我久久矗立于母戊大方鼎前,因灵魂震颤而潸然泪下。

再后来,文字的作用不同了,见诸文人墨客们笔下的诗情画意的,是它的第二重表现形式。

我走过浙江绍兴,昔时会稽山上雅客云集,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右军展卷泼墨,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兰亭集序》造就了王羲之书法上的巅峰,也给魏晋这后英雄时代增添了亮色。

  我穿梭古今,与李白仗剑同游,观他且醉且歌,绣口吐就整个盛唐,且歌且行,明月知其意,清风解其忧;我看易安早年与夫君琴瑟合鸣,举案齐眉,又看她国破家亡,几遭坎坷, 终著金石录;我望晚清台湾人民之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读丘逢甲《春愁》“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之放声同哭,触有万千感慨;当战火不再纷飞于这片土地,陈旧的疤痕被新升的旭日温柔照拂,人民从百年屈辱的岁月里走出,乐音激昂,红旗升起,似有什么将断未断的,被华夏子孙历经万难所捍卫住,得以延续。

国歌声歇了,我忽然惊醒,发现自己已到了北京的西长安街,面前一方石碑,中华世纪坛序映入眼帘。我目光从文字的伊始处往下扫过,不自觉地逐字逐句将其念出了声:“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世纪交汇,万众景仰;共襄盛举,建坛流芳;昭示后代,永世莫忘。”

一个知道历史的国人,绝不会仅活于当下。古今中、器物所凝结的时光里,都会有他的行迹;我走过千里江山,踏遍万里故国,如今我想,我寻到我所要寻的了。

我们的根,是那方正的文字,是那高洁的个人情操,是生死度外的家国情怀,是内在于气外化于行的民族气质。

我寻到了,它那般轻巧,又厚重如斯。我读不懂,道不清,却知它真真切切在那,通过我的言行显现。

我寻到了,深深埋藏于地下,历经千年时光,植根于从远古流传至今的一脉骨血中,在我的血液里流淌,同我脉搏一起跳动。一呼一吸间,一动一静内,都有它存留的痕迹,而几朝几代,质犹未改。

……

  我在北京的某个戏园观赏了一场《锁麟囊》。台上花旦如云的水袖垂下了,曲罢了,戏尽了。掌声之后 我随着其他观众一起离席,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头发斑白衣裳整洁的老人,他拄着拐杖,行动迟缓。我没有催促,我身后也无人出言催促,我们就这样慢慢地走出去。

  台上的花旦忽又起一腔,而我知道,这戏还会有继续。

因为,根在。


学生姓名:林苇一

    校:平阳县鳌江镇浙鳌高中

    级:二

    级:一

联系电话:13858808187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