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1题】着一段旗袍,寻一方归土(吕丹)

作者:lddd 投稿时间:2018-11-11 15:08:36

                     着一段旗袍,寻一方归土

                                            吕丹

仍然记得那在雨巷中彳亍的姑娘,戴先生笔下的丁香女子,她纵然是萦着轻雾,有太息般的眼光,像梦一般,但在内心的角隅深处,她定是身着素雅旗袍的— —如此一颦一笑,除却旗袍的雅致,实在无衣饰得以拟合相称。

 旗袍,这样一粒文化绸缎上的明珠,历史风霜也湮灭不了它,反而更令其熠熠生辉。

 一纸油伞,微饰粉黛,一双精致绣花鞋,轻轻点过青石板的小巷,身姿纤动,罗绣的轻丝轻轻浮于半空,迎着腿部的曲线在细小空气分子里浪一样游动,修长纤细的腿部轮廓就在素雅的白浪的显现,双腿轻微摩擦,带起两侧的开口如鱼儿翕合,每走一步路,就将如此的柔情风姿散播于身后的空气里——雅致、温婉的气息弥漫,只一眼便难以忘怀。

旗袍在民国被誉为国服与中山装并肩之前,所受的挫折宛如其凤凰涅槃前夕所受之坎坷跌宕。作为五四运动的直接产物,它从历史传统的宽大旗女服饰逐渐演变,从宋庆龄颇似青年男子的长袍到如今的收腰曼妙,从三十年代繁华大都会——上海的风靡狂潮到文革被视为封建糟粕,它几经沉浮,在社会重新迎接黎明之时,随着妇女高举自由平等的大旗而重新随着初升的太阳,绽放出新的光芒。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在岁月的雕琢里渐趋稳定,也渐趋完美。但如今,随着所谓的迎合国际范,旗袍的传统样式、也是最精华的部分被一改再改:传统的繁琐精致的盘扣,被随意的纽扣替代,原本身后平整无断面的布料被触目惊心的拉链所截断,断然看不出独属于手工艺的时间沉淀感——西方元素的不断介入,使属于中国文化的质感被蚕食,中国所特有的风韵正一点一点化为齑粉。

   服饰是文明的皮肤,亦是几千年来所凝结出的文化瑰宝,生于中国,却被外族所改变,唇亡则齿寒,如今一些面目全非只能勉强称之为旗袍的衣物就好像如今已满目疮痍的传统文化一个小小的缩影。那些面临失传的手艺,在不受重视中渐渐落寞,不计其数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洪流中被击得前千疮百孔。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深埋于华夏大地的,是生成、凝聚于漫长岁月的,曾经它的叶脉纹路贯穿于神州大地,而今也绝不能令其被一点一点残忍剥夺生存延续的权利。    被人们所忽视的,却又是重要到恰似每个中国儿女血脉的以旗袍等文化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正慢慢失去根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传统真的要成为过去了吗?  

   根之于大树,其值不可估量,没有深远的根系,任凭树枝是多么繁茂,也会渐渐停止呼吸。  

   艺术的美终究是不会被埋与遗忘,千千万万双眼睛匆忙跋涉的脚步声中回望了身后的土地,一双双手,挽救了濒危的艺术,越来越多的非遗被传承,时光被一点点留住,熔铸于针线、唱腔、泥土.....

   传承文化与时代进步的桥梁横跨整个中国历史,只为物质的奔波如此的光阴太过于疲惫,幸而着几千年时光留给我们以及其丰富与珍贵的瑰宝,千千万万的文明铸就成中华民族的“民族之根”,在时间的废墟里寻回最珍贵的东西。

   戴望舒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我希望逢着一个凝聚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女子,带着东方所特有的魅力,将那东方女子的风韵沁入人心。

   风尚来来去去,东方蕴藉之美它物难可比拟,此间繁华,过眼云烟,只求将这风雅岁月蕴于中华大地。


作者姓名:吕丹

学校:浙江省新昌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3班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