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龙游中学 茶意人生 郭尚

作者:郭尚 投稿时间:2018-11-11 14:00:57

茶意人生

浙江省龙游中学高一(10)班 郭尚 指导老师:吴惠芳(联系电话:13587036600)

传说神农尝遍了百草才发现了茶,他把茶作为药物。可那只能是传说。在浩瀚的文字典籍中,最早可以找到茶的踪迹的时候,便是西汉。
    在那时,茶已经出现在蜀地。《僮约》中就记载了当时蜀郡男子王褒与成都女子杨惠之间的茶叶贸易,其中提到了烹茶、整理茶具、判别茶品等事情,这反映了当时茶文化已经在蜀地发达的状况。可见茶这种绿色植物,从那时已经开始慢慢融入中国人的脊梁之中了。

之后茶饮就从蜀郡慢慢地传播开来,渐渐地,茶的身影遍及全国。在文人雅士生活之中,茶便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历代文人中,无不有写茶赞茶颂茶之人。或许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酒,捅了娄子的时候,就靠茶来垫垫底。可以说,茶是他们的良药。
  再者,茶对于当时的文人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与期盼。杜牧写道:“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而这瑞草魁又称作麒麟草。其中包含的意思便是,当时科举士子们熬夜苦读以求金榜题名的期盼吧。

    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提的便是苏东坡先生。他的这一生,都和茶息息相关。他的故乡,便是眉山。而在当时眉山的农家,流行的便是老鹰茶。这也许就是他和茶最早的关联。

但在文字记载中,他最早的喝茶记录是在做杭州通判时。在他的《宿临安净土寺中》写道:“觉来烹石泉。”似乎就与茶相关。这其实是写他一种安适的生活作息方式:午觉刚醒,把石泉水煮开泡茶喝。又或许,是喝了茶,再美美地睡上一觉。这或许是茶带给他的清净无为的生活态度。他也曾经写道,认为自己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不用撑肠柱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这似乎也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吧。

不仅如此,在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候,茶也给了他慰藉。乌台诗案发生后,他被贬到了黄州。这时的他,因为痛苦,特别希望找到一个排忧解闷的方法。于是他的创作达到了高峰,正是因为创作他才没有陷入消极的状态。
    这种强大的创造力也可能与梦有关吧。这时候的他特别爱做梦,他的梦中也常有茶的身影。元丰四年,一场大雪过后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用雪水煮茶,还有美人唱歌佐饮。“空花落尽酒顶缸,日上山融雪涨红。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四句诗勾勒出了一幅梦中酒后斗茶之图景,这似乎是他理想化生活的一种外露吧!他就是在梦中找到他自己的乐观,在那苦难中找到了自己的豁达。

之后的一年东坡先生不仅在田中种起了瓜果,还下寺院讨要了茶树拿回去栽种,并作诗云:“不令寸地荒,更乞茶子艺。饥寒未始知,已作太饱计。”这不仅是他对于茶的热爱,还有他对生活的乐观。

元丰七年,东坡先生受起用。在汴京、杭州等地过了一段甚是惬意的日子。这时候,茶每天都陪伴着他的生活。在智果院当住持的时候,他过着一种“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的闲适生活,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也是在这时写出的。

后来,他因为政治斗争失败又被贬到了惠州。虽然偏远,但日子过得还算是惬意。在空暇中,也不忘思考社会问题,并做诗词,讽刺了当时社会官吏们为了搏得皇帝欢心,苦心研制,督造贡茶,百姓苦不堪言的社会问题。这些现象是东坡先生不愿看到的,但他依然勇敢地面对这个问题。这是他精神上的胜利,也算是对手的失败。

在儋州的日子,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日子。似乎所有的朋友都已经离他远去。一个晚上,他一个人到江边汲水。路途中,风很大,月很圆也很远。煮茶时,茶水翻滚的声音,就像风吹过水面一般。茶很好喝,也喝了很多,荒凉的钟声,他无法入睡。
   他孤独到极点了。
   他走了,留下的是他的茶意人生。
   一杯清茶,不淡不浓,不矫揉造作。虽根于世俗,但超脱世俗。虽浸于悲伤,但依旧乐观。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需要茶去安抚我们的内心。愿一缕清香,根植于内心。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