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龙的传人-黄心凌
龙的传人
龙,是一个神奇完美的“动物”,能够呼风唤雨,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多少个日日夜夜,中国人传唱着那首《龙的传人》,多少个岁岁年年,中国人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
或许龙就是古代人们的一种心灵寄托吧,当时的科技,医术都不甚发达,农民们希望龙带来一年的风调雨顺,百姓希望龙保佑家人一生平安,皇帝称为天子,衣服上都绣着精美的九条龙。
而我认为,从龙身上,能够映出人的心性。
叶公好龙的故事脍炙人口。叶公喜欢龙,衣带、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我的家乡也能够看见龙的身影。
家乡开化的草龙,又称稻草龙、香龙,是中国典型的稻作文化的产物。它的产生与稻作生产密切相关,以苏庄草龙最为讲究,草龙用禾木草编成,主体是一条长长的草帘,草帘的尾部分叉做龙尾,另一头反折—层做龙头.龙身用竹杆穿起来,中间每隔一段就用稻草搓成的粗大的绳索扎起来,呈一节一节的形状,而绳索上可以插上香火,在舞龙前方便人们点燃,据说点燃的香火越多,家里来年的收成就越好。因草龙材料易于寻找,所以草龙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百米左右的草龙很常见,加之在夜里舞动,与灯光香火相辉映,若明若暗.很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感。草龙形体虽然巨大,但因材质轻巧,所以舞动起来也很灵活,年年到了正月十五,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舞草龙,场面充满了喜庆与欢乐。
开化的草龙舞完之后、人们将草龙拿到河边烧掉.意思是送龙回龙宫。平时村里遇到什么灾害,或者久旱不雨,也扎草龙去河边焚烧,祈求“龙王”消灾、降福、降雨。
这绝对不是一种封建迷信,而是开化人对生活的希望与热爱......
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曾经的我们,把它当做是万物之灵,崇拜的对象。而现在的我们,应该着重于发展科技,让人类真正做到龙那样的能够呼风唤雨,具有神力。
黄心凌
开化县崇化中学八(五)班
指导 老师:李群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