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2】-拿铁与龙井-姜文恺
谈起咖啡,多数人会想到星巴克,当然,对于我这种几乎没有听说过星巴克的人来说,咖啡似乎太高大上了。
但如果你和我谈起龙井,那我会与你谈上三天三夜,因为我喝过并且了解龙井。龙井是一种茶,属于中国的国粹,尤以杭州西湖龙井最为盛名。现在人们似乎更青睐咖啡。既然星巴克咖啡已经冲淡了中华文明这一杯龙井茶,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是立刻阻止咖啡厅的稀释呢,还是向这杯茶中再加茶叶?显然后者更加符合现实。
中国中古时有一段时期,也就是所谓的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商业最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使中原文化与鲜卑文化相融合、碰撞。虽然说他们是以战争的形式促进文明的发展,但不得不说这一做法有一定的进步性。改革中有几项措施体现出的本质似乎正是当代人们所抛弃的:第一,将外族人的姓氏改为汉语化的姓;第二,外族人必须穿汉服上朝。短短几项改革措施促进了文明的重组与融合,正是这一笔油彩使我们的文明有了别样的光辉。
有些人会觉得我们的文明低于西方文明,实则不然,我们应用平等的眼光去对待。当你听着披头士的爵士乐时,可能忘却了遥远的编钟声沉重而清脆;当你倾心于杰克逊的太空步时,可否记起《霓裳羽衣曲》和《秦王破阵舞》;或许你哼唱着柴可夫斯基的《蓝色多瑙河》的同时,一老人在夕阳下弹着《渔舟唱晚》,你却丝毫不理睬。当你认为西方文明是最伟大时,那就意味着中华文明离你是最远的了。
其实我们的文明并不比西方的差。我们的文字艺术是西方可望而不可及的,五千多年前老工匠仓颉发明了我们的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从《泰山石刻》到《兰亭集序》和《颜礼勤碑》,文字的形式丰富多样,而英语的字母书写却只有一种形式。我们的语言艺术也是远超于西方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内容一直深深震撼着我的内心。德国在攻占的法国领土上实行奴化教育,我认为这是一种文明的不平等观。实际上任何文明都是平等的,不应有优劣之分。文明的碰撞是正常的,但不能转化为文明的侵略、吞食。我们所推崇的是文明的融合,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而不是比个高低,分个高下。
现在大学推行一项政策:大学英语未达四级不准毕业。这就势必造成了每天早晨宿舍一片咿呀声的局面。这可能就是一种文明的不平等观,虽然有利于英语在中国的发展渗透,但也不排除造成语文不及格照样可以毕业的结局。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永久地保存了下来,古埃及文明被英国殖民统治而褪去了颜色,古巴比伦文明被烽火台上升起的狼烟遮蔽而失去了应有的光辉,古印度文明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泥土中。所以说,我们的中华文明并不处于劣势,反而因为有精华的沉积而更悠久。沧海桑田,白云苍狗,我们文明的脚步在艰难泥泞中前进。
朋友,听我一番话之后是否恍然大悟。再聊聊拿铁与龙井吧。拿铁是西方国家的人,用可可豆泡成的棕褐色的饮料,龙井是神农氏时期被发现并命名的清香饮料。两者都有同一种功能,可以抗疲劳。现在年轻人喝咖啡,他们认为有时代特征;而老年人多数喝茶,他们认为咖啡太苦。我曾经喝过几次咖啡,喝了之后并没有效果;我也喝过几次茶,也没有效果。可当我喝一杯咖啡一杯茶时,我真的感到自己精神了。
拿铁与龙井你选哪个?
我两个都要,因为两者的融合才能具有特殊的功能!
我想文明大概也是这样吧!
姜文恺
浙江省龙游中学
高一(10)班
指导老师:吴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