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文之美 初中组1 杨紫雯
龙文化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代表,对我国的社会影响整整延续了几千年,占据着很大的历史价值。那么,龙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可以延续那么长的时间?又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呢?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龙文化近千年,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最突出的符号。例如:龙装饰,雕龙,建筑里的龙纹,元宵节时的舞龙,舞龙灯以及耍龙灯,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须面,端午节的赛龙舟,龙书法,龙图画,龙歌曲,这一些传统的民间文化,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社会之中,我们无时无刻都曾见过它。
在中华文明中,龙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对于龙也是很崇拜的,且古时皇帝身上穿的龙袍上也纹着龙,到今天,人们仍用带着“龙”字的成语,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例如: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飞龙在天,龙凤呈祥等。我们也常常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称自己的国家为“龙的国度”。这一些称谓常常使我们兴奋,激动与自豪,因为我们是“龙的子孙”,这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当然,中国的龙文化也异常的变化多样,中国各朝的龙形象均有所不同,与龙有关的名俗活动也不同。新石器时代的龙,躯体卷曲,形似玉块,头似猪首,呈“s”形。殷商时期的龙,龙身呈璜形,眼多为“臣”字眼,还有菱形眼和圆形眼,口微张,圆雕龙还露牙齿,脑后紧贴颈部孕倒伏状的蘑菇形角,背部还长出嵴齿,身体满饰单钩,双钩或阳线的云雷纹,方菱纹或重环纹。西周时的龙,已经不见“臣”字眼和蘑菇形角,出现云形耳。清代时形象更为苍龙,可谓之苍龙,尽管刻画细腻入微,但缺乏神韵和气势。
龙文化的精神很多,创新精神,综合精神,包容精神,进取精神以及独立精神,这些精神,应是“龙的子孙”共有的精神,从而,可以展现出中华龙文的魅力之在。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要发扬龙文之美,领略龙文的魅力,将龙文推广至国外,使龙文发扬光大!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
指导老师: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