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第2题】小谈文化 庄子纯

作者:zzc 投稿时间:2018-11-11 12:13:3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国家文化。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更曾把文化捧到无以复加的地位上。中国传统文化走过了悠远曲折的路程.从远古文明到当代文化实践,中国文化跨越了五千余年的漫长征程,但是经历了至清末开始的数次洗劫,传统文化遭到很大破坏。

但不知何时她再次映入我们的眼帘。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流行,“传统文化”这个话题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些人认为这使全民形成了回顾经典的良好气氛,也有人批评背古诗无法接近国学的灵魂。听起来似乎两方都有理,暂且撇开这几档热播剧不说,再来看看论语。

孔子的儒家思想自西汉以来就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至今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孔子大学,名人讲论语······都是儒家文化的体现。或许你会说,一个现代的中国人,无需把孔子当成人生偶像,无需把《论语》当成人生指南。但我想说的是,你要是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你应该去了解一点孔子,去读点《论语》。

但也有“名人”没有把握《论语》本质,甚至给出错误解释,误导大众。例如“于丹讲论语”。

这是互联网时代,动动手指就能传播,接收海量信息。就拿《甄嬛传》来说,一部历史剧或许有几百万甚至上亿的播放量,但其中妃子们的争风吃醋是对历史的尊重吗?错误百出的台词和布景是对观众的尊重吗?我认为不是。良莠不齐的信息蒙蔽公众的眼睛,以为历史就是这样的。

学习传统文化是件好事,怎么学习又是一件事了。只看看历史剧,只读读历史演义小说,这可能与文化有关,但这绝对不是真正触摸到文化的内核。“无脑历史剧”、“古装剧”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很大一部分也与公众鉴赏力的低下有关。现在的人们很少去阅读史书经卷、名著经典,说穿了,现代人就是讨厌思考,他们选择了用画面和声音代替思考——现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我认为现在的“传统文化热”也许并无可指责的地方,但公众需要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去学习。

这也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八国联军强行打开国门后,又一次文化的碰撞在这个时代发生。国内许多新潮思想、文化由国外进入,比如欧洲的自由、尊重、个性教育观正逐渐走进中国家庭,代替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理念。同样,中国文化也正在走出国门,走向整个世界。很多西方的军事学校把《孙子兵法》列为教材,孔子逐渐被全世界人民熟知……国家在发展,文化也在发展。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应该吸取历史教训,以包容的姿态去面对文化间的交流融合,传承好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文化,让国家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我们虽做不到“化成天下”的理想境界,但能化成一隅便足矣。

                                              809 庄子纯 东港中学

                                              指导老师:郑静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