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中华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熟悉的旋律在我的耳边回荡,也昭示着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
远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有了对龙的图腾崇拜。直至今日,龙文化依旧源远流长。成语不必多说,“卧虎藏龙”“龙凤呈祥”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景。“赛龙舟”“舞龙”“吃龙须面”等民俗也广受人们欢迎。龙象征着祥瑞、尊贵,以及权力。龙虽不是真实存在的,但这更给古代传说添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龙游”,是一座普通的小城,也是我的故乡。它的名字取意为“有龙在游的城市”,多有韵味!这里的龙文化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久前的“龙文化”旅游节兼中国拉力赛,也掀起了市民的热情。这里是龙“兴”之地,龙文化繁荣的地方。龙舟赛也不仅仅在端午节举行,时常有类似的活动。
纵观中国,龙的影响更是深远。从古代最高统治者的“龙袍”说起,平民百姓若是穿了,便要诛连九族。他们自称“真龙天子”,与他们有关的物品都要附上“龙”字,用此凸显自己身份的尊贵。龙的形象在民间影响也很大。不仅是习俗,著名的“龙王庙”。动植物也有不少带龙字,地名就更不用说了。带龙字的成语,从孩提时代就已熟悉。龙的形象鲜明,活跃在不同的领域,给炎黄子孙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龙图腾,寄寓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在龙文化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格。龙的形象最早是由九种动物的部位组成的。它综合了各类动物的优点,成为了神异动物。这也让我们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才能变得更加优秀。龙的形象也在不断变更,从有翼到无翼,从无爪到有爪。泱泱大国尚且如此,我们就更要有创新精神,不能满足于现状而驻足不前。龙作为十二生肖之一,也承载了太多希望。
中华上下五千年,龙的历史甚至比此更加悠久。从图腾到信仰,龙陪伴中华民族走下去。“龙的传人”已经站起来了,他们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歌声带走我的思绪,到往七千多年的龙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