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 第一题 夏金莹 高二】星星的礼赞
它承载着古往今来的热血澎湃,收揽了每位思想者灵魂的光束。在千万次历史翻滚的硝烟中,沉默着,挂在苍穹之上。它是夜幕的心脏,等待着下一位的朝圣者。
文明,是单枪匹马者手中的战戟。心中要有木柴,才能被点燃成火炬。
林徽因用其一生千寻瀑。朱颜凋零,荒草踏成路。只为了常人眼中早已颐养天年的古建筑。始于诗词,品细水长流如三月春风拂面,忠于气节,守瑶台琼室似崖上青松坚韧。曾不解为何耗尽如花岁月,杜鹃啼血般将大半生托付给已经“死去”的石块或木柴。 但当历史的长河奔涌浪叠,气蒸九霄。 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犹梦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都像一阵烟尘,一阵烟尘飘远了。 只剩下几座可凭吊唁的亭台,凛然安坐的万古湖山。文明老去,躯掩草木,魂销星辰。
我才明白,它是在呼吸的,是这片土地上千百纵横的筋络,是文明打磨出来的老茧,是从时间彼端穿溯回来的叙述者,是手无寸铁的历史遗孤。而她走进了它,听见了近乎无声的求助。她看见了茫茫沙漠,滔滔的河水,看见了敦煌莫高窟的失散,看见了烧了三天三夜的圆明园。她伸手想要阻止,可只是满手沙砾,她张口想要呼喊,可如鲸在喉无声凝噎。她动情地抚摸过历史的皮囊,共情地听着苍老的歌声。
“脚下的土地给了他们多无告的陌生,多么绝望的心酸。但他们无意怨恨它。只是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到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文明是血液,种族融合与信仰探索发展的结果,是人格社会的产物。是拯救了二十亿光年的孤独,是来自遥远的相似。
时代以爆炸式地飞速运转,文明井喷的时代,人人都仰着头,步履匆匆地进入早已设定好的铝合金罐头。
在灰黑色的铁皮运输带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西装革履的沙丁鱼。
“似乎看不了这行这个城市的颜色啊。”第一次在上海久住的我想着。
在经过一个路口的转角时,我遇到了押尾光的黄昏,阳光是被揉碎的黄色郁金香,看它一点一点沉淀,暮霭渐拢,远处烟火喷薄,火花溅到天空,化作满天繁星。
那时候。我看见了好友正讨论着我心所想;花台旁,一把老旧的拖包,喂养着失去光明的蓝精灵,在永夜中它便是明星;柴米油盐里,倾注了人间最纯粹的慈母心。停下来,与人间对视。阴霾成为索取太阳光明的幕布。
“文明已止,人文也。” 凡者大爱,像是在夜晚一盏盏整齐亮起的路灯,是情人眼里永不熄灭的火苗。它是三点一线单调生活里,与好意撞个满怀的感动,是品格高尚者不屈的脊梁骨,是文者笔下的江山,是沉默者追逐繁星的脚步。是一个名义上的人塑造成真正人时的血泪脚步。
文明在柴米油盐里诞生,在夜幕里拓展,在辩论里矫正,在相遇时传播。丝绸之路联通古来神秘西域与东方卧龙,港珠澳大桥使天堑变通途。袁隆平耄耋之年俯身向沃土,中国制造2025向世界传递能源和光明。
我们前进着,塑造更美好的品格。我们也正改变着,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篇章。文明仍闪耀如旧日星辰。它等待着下一位误入圣堂者的礼赞,积攒着山河湖海的一点点变迁,人类文明的一步步发展。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普陀三中
高二九班 夏金莹
联系方式13758046013
指导老师 单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