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1 以和为贵 王哲慧
龙的信仰“和”渗透到了古今中外的文人文士。孙武曰:“上下同欲者胜”。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中山先生说:“人类进化之主动力,在于互助,不在于竞争。”民谚也云“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从古至今,从哲人到平民,都讲究这个“和”字,可见和的重要性以及受人重视的程度。
人与人之间要和,国与国之间要和,整个社会与世界要和。
人与人之间的和,首先是一家人要和。有个老人临死前把十个儿子叫到床边,给儿子们一支箭,折断了;给两支箭,折断了;给三支箭,折断了;给多些箭,折不断。他是让每个儿子都懂得家和的重要性。东汉末年,袁绍、袁术兄弟不和,被人攻灭,袁绍死后,袁谭、袁尚等几个儿子不和,重蹈了父亲的覆辙。
人与人之间的和也表现在同事之间与朋友之间的和。战国名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人尽皆知,蔺相如对“和”的重要意义,就看得十分透彻。廉颇也能知错就改,都以大局为重 将相和成为赵国兴旺的一个必要条件。
人与人之间的和还是一种艺术。周瑜善于团结部下,包括比自己资深的老将程普,赤壁一战,全军上下齐心协力,火烧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后来蜀汉名将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以致关羽危急时刻刘封等将领见死不救。可惜两位英雄都小看了这个“和”字,而兵败身死,令人叹息。这类因内部不和而招致失败的教训,古今中外,屡见不鲜。
国与国之间也要“和”,如果两国不和,往往是损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战国时,秦国正是采用了“远交近攻”的对外政策,挑拨其他六国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互相交战,从而达到让他们互相征战,然后把它们逐个击破的目的。
现在也是如此,如今社会的宗旨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为先,没有了和平哪来发展?发展一定要以和平为前提,可世界上有些国家就是不爱和平,公然破坏“和。”
“和”是别人帮助你之后一声感谢;“和”是公交车上踩到别人脚时一声抱歉,和谐是阳光,温暖别人的心灵。以和为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以和为贵,是一种将心比心,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容。“和”就在我们身边,它正躲在某个角落等待我们去发现。
王哲慧 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 八(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