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题型2】 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
中国,一个以5000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50余年发展为动力,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的凤凰涅槃。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弘扬中华上下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文治教化"即礼乐和典章制度等。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如历史典籍等.与精神文化如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
文明是每个人必需的素养,不应当随着时间地点而改变。龙应台说过:“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礼仪,是文明的外在表现。中国一直是个“礼仪之邦”,从上古时期开始,中国积累的礼仪就足以反映其文明程度。文明的构建很漫长,而摧毁却只需一瞬。曾几何时,富起来的国人在比萨斜塔前席地就餐,在非洲入乡随俗随地小便,让文明古国的形象蒙羞。而在国内旅游也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排队加塞,高声喧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涂乱画,随意攀爬,等等。这些陋习虽然不是发生在国际场合,却也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人的品格与修养。
因而在我看来,文明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放之于国家,则是其文化软实力的表现。文明意味着一个大国的文化底蕴 与精神风貌。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游客因其不文明现象而被外国人讨厌,可真是羞耻了,而国内的景点,因国人素质低下造成的混乱更是让人痛心。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甚至是在家里,文明都是必需的,它理应是种习惯,更是一种气质。
曾经有一个社会测试安排了一个年轻人在公交站向路人提出请求,说自己第一次去面试,不会打领带,请求帮助。测试的结果很暖心,大叔略带尴尬地打好领带,拍拍年轻人的肩膀,祝他顺利;有个大妈甚至还取出暖手袋,叮嘱年轻人好好照顾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即有一颗关爱他人的仁爱之心。
过去因为物质条件,我们不得已生活在脏乱的地方,穿着不干净的衣服,几个月甚至一年才洗一次澡,我们以为这就是不文明。现在我们住着宽敞明净的房子,穿戴明艳大方的服饰,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但仍有人戳着我们的脊梁说我们不文明。 这是为什么呢? 有些国人表面衣冠楚楚,却对迟到的送餐小哥或破口大骂或冷嘲热讽。如此,别人说我们不文明,我们也只得认了。文明不仅仅是外表,更是我们的心啊。
居家出门,文明在先。而文明不仅仅是干净的衣服,更是得体的礼仪。当然,最重要的是关爱他人的仁者之心。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心有文明气自洁,由内而外,从家门到国门,方能真正展现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的气度与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