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作者:123321xzzxhh 投稿时间:2018-11-10 21:31:59
龙,鳞虫之长,能显能隐,能伸能缩;呼风唤雨,春分登天,秋分入渊;形具九物,祛邪避灭,百姓祈福。中国上下五千年,至今还流传着“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繁体字的“龍”,是象形字,蜿蜒曲折。《礼记》就有写到: “麟、凤、龟、龙,谓四之灵。”关于龙,古人将它神圣化,外国人则将它兽化。而在北方,龙影响遍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
暑假去参观了北京的故宫。大和殿的72根大柱上盘缠着几条大龙,这个宫殿内外雕刻、绘画着大龙的图案。在庄重堂皇的大殿外,每一层台阶都有以龙为案的浮雕栏板。就在这时,下起了大雨,幸运的是,我们在雨中看到了向外伸展的螭首喷出了水花——水花如白练——这就是“千龙喷水”了。
最奇特的是屋脊上的“螭吻”了。明朝的紫禁城共受了13次雷击,其次击中这螭吻。建筑没损坏,螭吻也没有破裂,还真是螭吻不可没啊!
小时候,屈原投江的故事,更是再熟悉不过了。东周末,贤臣屈原跳江,抑郁不得志,百姓们用划船驱赶鱼虾,以保屈原的躯体。
在我的家乡,地方上也常常在端午那天开展“赛龙舟”的活动。比赛的“龙舟”与民间的小船外形大致不同。龙头红、黑,外形大致是龙的形状。几十名划手们节奏相同的滑动着船桨。我不禁想到古时民间赛龙舟的样子,再看看今日,这不就是传承文化吗?《竞渡歌》又再一次为我们展现了龙舟竞渡的壮景,让后人体味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 吸引了赛龙舟爱好者与国际上的选手前来中国参加龙舟比赛
因“龙”而展现了文化的中国,也有不少天神一龙为名。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词也源于龙。诸葛亮也号称“卧龙急居士”,河神河伯也因化为巨龙而瞎了眼。
在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龙”无不是透露出独特的魅力。我们应该发扬并传承“龙”的文化,让龙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做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