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一题】我们身边的龙文化(王辉)
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古往今来,有一种神圣的动物形象深深扎根于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那就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龙“。人们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将中华儿女称为”龙的传人“。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处处都体现着”龙的文化 。
《辞海》云“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在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龙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是千年文化的凝聚和积淀。中国历代正史记载的龙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龙装饰、雕龙、建筑里的龙吻、元宵节舞龙(舞龙灯、耍龙灯)、二月二龙抬头炒玉米、端午节龙舟赛,龙图画、龙书法、龙诗歌、龙歌曲等等是长期流行的民间文化 。
杭州富阳龙门古镇位于杭州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这是了解龙文化的好地方,地图上标注为龙门石镇。一个石字,突出了龙门的建筑特色,房屋的墙,地面,大多是从富春江中取得的卵石砌成。我和父母去年曾去过,对石字印象深刻。 。我们先到的是游客中心。龙门古镇有众多祠堂,与别的游客中心不同,这里游客中心布局在祠堂中。但尚未考证此处是新祠堂还是原有的。个人认为,就其位置靠近停车场而言,应是新建的。游客中心集中后,由景区导游带领参观。我们今天集散中心有两辆大巴到达,每车分别由一名导游带领并讲解,不另收费。 经问鼎亭,过跃龙桥,往老街去。跃龙桥,上面写着风情桥,跃龙门。 去年此处,别无长物,今年披红挂彩,像新郎官。接着我们去思源堂,这次到龙门,重点看每个堂的匾。联也是关注点,但看起来较吃力。有些字认不出。以后如果每联旁边,有汉字简化字翻译,就好了,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内容。往里走,里面都是龙的木雕,龙的装饰宛若是在龙的肚子里。 由于时间有限只好离去 。
龙门古镇浓浓生活情 龙门山前溪水人家,安居乐业文化传承。 在龙门镇老年活动中心,“敬老为善,助老为乐”的横幅高悬,小镇的石桥头,老人闲坐聊天,从他们的神态就可知,生活是如此安逸。 龙门溪中鸭群游,卵石路上走亲戚。 老屋门前是欢乐的儿童,嬉笑蹦跳。青山,溪流,古村,老宅,不愧是孙权的故里,道德之乡。 现将龙门的主要景点,串联如下,以作纪念。 孙氏一门自古豪杰,孝友思源积善明哲。 老街乡情耕读世家,深巷幽居义门流芳。 砚池夜月百步遗踪,山色水声乡野田园。
龙的文化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我们发掘中国龙文化的深层内涵,将龙文化发展壮大!
姓名:王辉
学校:青田县腊口铁资中学教育集团石帆校区
班级:901
指导教师:潘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