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1 世界为你落了幕
大风泱泱,大海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为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谓是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么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中, 中华文化更加熠熠生辉,因有着,中华文化的根,我们才得以,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国文化不是一潭死水,它是滚滚而来的江河,带着那份勃发的生气或涨或落或直或曲,变化无穷。回望这条江河,你望到的不仅有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还有生活方式,教育文化以及那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古物文化。
谈到中华文化当然不得不从文字说起,甲骨文是一种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晓得的文字。假如没有甲骨文就没有我们现在是文字,这算是真正意义上文字的“鼻祖”了吧!它源于商朝,内容大多是王室占卜之辞,它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等基本要素,它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绪,你可曾听说过“甲骨文表情包”?这是当下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当甲骨文碰上表情包,当古老的文字装上网络流行用语,竟也擦出了亮丽的火花!来自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陈楠教授将这些古老的甲骨文搭配上多样的色彩和变化的图形,摇身一变就成了当下热门用语,若非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这备受关注的萌萌的甲骨文表情包是陈楠有意为之,“把古老的元素拿给年轻人玩”,这种时尚的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吸引着年轻人的关注。用“甲骨文表情包”解读甲骨文,将古老而厚重的文化记忆“复制”到现代生活中,丰富了人们的选择。甲骨文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将会在这个世界中永不泯灭地闪烁着自己的光芒。
随着一声“哇哇”的啼哭传向天际,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呱呱坠地,父母喜不胜收,脸上的笑意已难以掩盖。父母小心翼翼的为孩子带上那一代代传下的长命锁,愿孩子能够平安顺遂,让这锁伴着孩子成长……长命锁,传曰能替婴孩辟灾去邪,“锁”住生命。是以甫出生之婴孩佩长命锁至十二岁方止,乃华夏习俗。也许现在仍佩戴长命锁的孩童已经不多,在总有些许物件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之中,也许这便是其中一项吧?是否还有人吟着“谁家孩童哭床第,一梦忽闻儿时曲,一锁祈求儿长命”这样的句子,古往今来父母对孩子的怜惜是不曾改变的,变的这是方式罢了。长命锁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记得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身上就戴着这种长命锁。小说第三回写宝玉出场:“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戴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金瓶梅词话》中说到一种名叫“银脖项符牌儿”的饰物,其实也是长命锁的别称。由此可见长命锁在中国古代算是种常见的物品,其实,这一种有着中华文化韵味的物件是值得被人们保存流传下来的,这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啊!
“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的这一句诗已流传了千年,中国乃茶的故乡,茶的历史源远流长。不管是待客还是清晨午后独自一人小憩,茶都成了必不可少的“伙伴”,这习惯已根植人们的心中。这也是有着深深文化底蕴的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早在唐宋之前茶已成为了文人墨客的描写对象,无论是抒发胸怀还是感悟人生都不可缺少。在今天,我们不仅能够读到茶圣陆羽的名著,而且还能读到唐代杜甫,宋代苏东坡,元代耶律楚材,明代徐渭等著名文人们的咏茶佳句。茶是永胜不衰的重要吟咏题材,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伟道人士都以品茶为乐,以此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上的享受。试想着那拨开一缕缕茶蒸腾的白雾,端着茶盏细心品味的画面,有种说不出的意境。看着那纤细柔嫩的茶叶在茶盏里漂浮就像是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带给人莫名的安逸与舒适。茶能给人带来愉悦带来健康,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它不动声色的传播着各种文化与文化相互融合。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中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这种魅力是茶文化所特有的,也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让我们一起端起茶盏去享受那一片片茶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吧!
在着中华文化的沐浴下,何不让我们一起,寻一处静谧山林,觅一座典雅亭台,品一杯迷人好茶,赞一声文化之博大!作为新时代的传承人,发扬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中华文化将在世界文化之中独领风骚,世界将会为之落幕!
作者:蓝梓纯
学校: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龙游中学
班级:高一(8)班
指导老师:李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