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腾飞中国龙(冯子瑄)
腾飞中国龙
冯子瑄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小时候,每次回老家,我总爱缠着爷爷讲出海的故事。
任凭咸咸的海风吹乱我的发丝,不在意刺眼的阳光把我晒得像个黑泥鳅。奶奶和婶婶在一旁补渔网,我抓起一把晒干的小虾皮塞进嘴里,美滋滋地嚼着,将小小的身子依偎进爷爷的怀抱,摇着爷爷的胳膊,用期盼的目光望向爷爷。这时,爷爷就会用他那雄厚而又慈祥的嗓音对我唱这首民间童谣,讲龙女献珠的传说,唱龙船号子,讲他出海捕鱼的经历……
听得最多的就是那传说能上天入海,吞云吐雾,呼风唤雨的“龙”的故事。我们舟山的渔民要出海打渔,必定先要选一个黄道吉日到龙王庙,祭祀龙神,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出海平安。“龙”的神通广大,就这样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使年幼的我对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心理,我渴望了解这种从未有人真正见过、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奇动物。
后来,我上学了,虽然离开了爷爷,回到定海,可我对龙的好奇心并未减少,反而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龙。我从书中看到了龙,知道了它是一种结合了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的生物。俗话说:“海为龙世界,岛是龙故乡。”我们舟山就是龙的故乡。据方志中记载舟山有三大龙王:灌门龙王、桃花龙王和岑港龙王。我跟随父亲走访舟山各地,看到了好多龙的痕迹:马岙的龙潭坑、紫薇的锦线女龙、岑港的白老龙、金塘的煮海治龙王,还有海天佛国普陀山普济寺的龙头木鱼、宝塔形龙耳香炉,法雨寺的绣龙佛褴、飞龙云阶、龙饰栏板,南海观音像前的蟠龙柱,九龙壁前龙子石雕……到处遗留的龙文化真是多得我数之不尽。不仅我们舟山人自古以来就崇敬龙,龙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易经•系辞》曰:“云从龙”“召云者龙”。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的图腾之一。远古时期,人们敬畏自然,崇尚神力,于是就创造了这样一种能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的神兽,对其膜拜,祈求平安。数千年来,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秘而神圣的,久而久之,龙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图腾代表。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图腾是一种符号,一种意念,一种信仰,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我们为自己身为“龙的传人”,生长在“龙的国度”而自豪。
我们炎黄子孙从龙身上汲取了各种各样优秀的品质——龙是骁勇善战的,它不畏风雨,不畏艰难;龙是本领高超的,它能腾云驾雾,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又是正直善良的,相传为了解救人间干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在龙的身上凝聚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人们称世间杰出的人物为人中之龙,如诸葛亮号卧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如今的中国,更是以龙的速度,日新月异地发展着。龙文化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里,烙印在每个华夏儿女的骨子里。多少中华优秀的龙的传人正在不懈地为中国这条巨龙的腾飞而努力!天上有神舟飞船、天宫一号飞龙在天;下海有“蛟龙”号潜艇深潜入渊;冲出国门有中国高铁,如同巨龙般蜿蜒在神州大地及海外各国。地上的“一带一路”推动了中国这条巨龙的各方面发展,杭州的G20峰会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即将在中国举办的冬奥会又将为中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更是让外国人刮目相看,惊叹中国速度,贪恋这些便捷的生活方式。勤劳聪慧的中国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现着龙的传人的魅力,使中国这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骄傲地飞天腾空!
中国,这条龙还在不断生长着,它日益强大,它威震天下,扶摇直上,撼动九州!
腾飞吧,中国龙!
作者姓名:冯子瑄
学校: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第三中学
年级:初二
班级:3班
指导老师: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