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祭海谢洋(柳亭羽)
祭海谢洋
舟山市地处东海之洲,是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背靠长三角经济腹地,如果把长江比作跃向东海的一条巨龙,把上海比作龙首,舟山就是龙首上那颗璀璨的龙珠。
龙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上古神兽,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对民间的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舟山。在舟山,祭海是舟山渔民崇拜和信仰海龙王及海上诸神而相应的一种民间传统祭祀方式,反映舟山渔民数千年特有的祭海风俗。其民众的参与性之广、影响之大、延续历史之长,不仅在舟山群岛的渔家习俗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我国东部沿海民间民俗中,也具有明显的共通性,是我国东海几千年海洋文化史上最具海洋文化个性的民俗之一。
每到休渔期间,便在祭海坛举行规模盛大的祭海谢洋大典,祭海祈福,谢洋感恩。而这种特别的仪式,更是被列入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海谢洋,最重要的环节便是恭请龙王。海龙王是渔民心目中的大海之神,它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喜怒无常,既能赐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渔民对它具有敬畏之心。靠海吃海的渔民们,自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海龙王身上,于是形成了“出海祭龙王、丰收谢龙王、求雨靠龙王”,处处充满着浓郁的龙崇拜、龙信仰的氛围。此习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6月18日,浙江省舟山市在鹿栏晴沙举行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式——祭海谢洋大典,以“感恩海洋、人海和谐”为主题,崇尚人与大海和谐相处新理念。恭请龙王、共祈平安、放生感恩海洋……庄严隆重的祭祀大典、原味歌舞来演绎海洋文化,打造出独树一帜的岱山祭海文化品牌。
螺号阵阵,激扬的鼓声直冲云霄。在五百名主祭、陪祭、参祭及渔民的护送下,龙王神位从海的一边浩浩荡荡地走来。渔民川流不息、抬着满满当当几大筐由花生、核桃等组成的五色果实和稻米、小麦等五谷,鱼贯走到祭台上,敬香祭祀。
“让我们懂得感恩,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保护大海”“祈福盛事、共享太平” ……在平安旗上,渔民代表庄重地写下祝福。随后,八十名少年手持鱼缸,缓缓将大黄鱼苗种放生大海,象征新生。
之后,多名身着独具渔家特色服饰的演员在乐声中翩然起舞,《水篙号子唱旋律》、《九龙闹海群鱼跃》等节目,以舟山地域文化元素为主,在原生态基础上加以创作、编排,进行艺术加工,用原味歌舞来演绎海洋文化,体现出最原汁原味的舟山风情。
腾挪跳跃,人灯共舞,四海共欢……祭海谢洋是属于舟山渔民一年一度的盛会,古老的祭海活动被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除了祈求平安丰收,更增添了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的崭新主题。
“让大海休养生息,让鱼儿延续生命,让我们懂得感恩,表达对海的崇敬……”歌声悠扬,飘向大海。
海岛渔民对大海的感恩之心,也随着祭海谢洋大典的举行,飞往海的深处,化成人与大海和谐的美好愿望。
东港中学 八年级4班 柳亭羽
指导老师:陆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