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一题】龙文化(叶路芯)
龙文化
文化是什么?美国学者鲁斯·木尼迪克认为“文化是通过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民族不同于其他族的形式。”每个民族都在文化上有自己的惟一性和特殊性。
同样,我们中华民族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龙文化”。“龙文化”上下8000多年,历史悠久而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是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愿。它是中国人千年的神奇生物,在中国文化中,他的历史位置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千年来无数国人不断传承,描绘着龙的传说。从早期的帝国王朝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从天文到地理,从诗词到传说故事,从文学到绘画,这些方方面面,渗透着整个社会。
当然,龙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谜之一。比如龙形象的来源,古代皇帝为什么要称龙?为什么说我们是龙的传人?什么是龙?这些围绕在我们生活中的谜底很多也是不从知晓的。
据记载,龙的来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来源于鳄鱼,来源于蛇,也有人认为来源于猪,还有人说来源闪电。相传,轩辕黄帝经过五十三站,打败了蚩尤,平息了战争,建立世界第一个共主的国家,而后,黄帝打算制定一个统一的图腾,通告发出后,各个大小部落把原先使用过的图腾送来,各种各样的图腾,这下可把黄帝难住了,他一时拿不出主意,便招来身边的谋臣,但迟迟没有统一答案。一夜轰雷闪电,他发现电光一闪,一条明亮的光线一闪而过,深深的印在黄帝的脑海里。第二天,他把各个部落的图腾组成一个特别的图腾,并取名叫“龙”。这一说法,传古至今,也是当代最“热议”的说法。
每年的元宵节,街上经常会看见舞龙、赏花灯、灯谜......所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民俗认为这一天人们的食物都为龙身上之物,如:面条是龙须,烙饼是龙鳞,饺子是龙耳等等。最忌是吃米饭,因为米饭是龙子,一顿米饭要伤害多少龙的性命。闺中妇女还忌用针线以免不小心扎到龙目。端午节的历史极其悠久,节日风俗也极为丰富,其中一些活动也有“龙”有关,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目”。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信仰和仰慕着龙。
《龙的精神》这首歌对于老辈人并不陌生,正如其名,它歌颂着“龙”的本质和精神。“”龙”的精神也就是天和谐的精神,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追求,是崛起的伟大中国人勤劳勇敢,不屈不饶,大胆创造,乐于助人,诚信和谐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这种精神传到国外,收获了很多外国人士的赞赏。
但是,近年来,由于科技和互联网的持续发达,导致一些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缺乏,甚至盲目追星,沉迷于游戏,导致学习、视力下降。据统计,我国青少年每年因沉迷游戏导致猝死几率越来越大。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弘扬中国文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不是一味沉迷于游戏,追星。让我们携起手来,活出中国人的气概,做真正的“龙的传人”!
姓名:叶路芯
学校:青田县腊口铁资中学教育集团石帆校区
班级:902
指导教师:潘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