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题目1】中华之龙 姜雨杭
中华之龙
大千世界,唯龙永在,上下千年,定薪火相传。
——题记
2018的中秋,不如往年的热闹,过节的幸福感不知为何渐渐消散,故吾家四口亦然归外婆乡村品味中秋圆月。外婆居住的村子错落在山间,没有世俗的打扰,这儿气氛很好,家家户户,邻里之间温暖管够。听妈妈说每一年村子里都会在中秋这天舞龙,期盼龙的保佑,但更是一份习俗的传承。
我从未见过龙,也没有见过真实的舞龙,所以妈妈便带着我去了村子的祠堂。
一个地方的祠堂,一定沉淀着许多精华之所在。从礼堂走,穿过一条青石小径,瓦房屋转角再走上一个坡,你便可以看到令人肃然起敬的祠堂。看得出来,有人精心打扫,一路来都是干干净净的。岁月的冲刷给予礼堂些许陈旧的模样,白墙有着斑斑劣迹,角落横生青苔。仰头可观石额“余氏祠堂”,四周环绕一圈一圈的纹样,煞是精致。推开那扇略显粗糙的门,三进院落。
光照进祠堂,高悬的梁很有样子,像电影中那样,最里面的台子上陈列着列祖列宗的排位。一抹红色的大鼓立在柱子旁。我不敢发出一丝声音,生怕触动神灵。此时,村里人正在方口天井下编着草龙。几位年长的老汉,吸引了我。他们散发着传统农民的质朴,黝黑而带有铜色的皮肤,粗劣的双手,一般的身材,唯眼睛炯炯有神。他们席地而坐,稻草堆在一边,双手一刻也不停下。已经编好的都可以绕着祠堂一圈了。
“十几年了,还是没变!”妈妈感触良多。似乎一景一物都可以勾起她所有关于童年往事的回忆。
这个村子很小所有人都认得大家,一位伯伯看着妈妈,道:“侬现在那还是以前的小丫头片子,都是俩孩子的妈喽!”他又顿了顿,“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我编这草龙算起来都有二十年多年了……”
“您可得把手艺传给您儿子,这手艺可不能丢!”旁边的一位阿姨应和道。
那刻间我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力量。也许它是游子在外漂泊时的乡愁,或者冬日里的暖阳一般的慰籍。那位伯伯笑了笑,眼角里是喜悦,是幸福!在祠堂待了许久后,我和妈妈回到外婆家,一路上我的内心充满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感受,可以回味良久。
夕阳在暮霭中作了盛大告别,夜幕降临。村子热闹起来,家家户户不约而同地站在路边,叽叽喳喳的唠着家常。所有人都拿着几束香等待舞龙队。不知谁大喊了一声,龙来了,一条插满香的长龙映入眼帘。我把香插在龙的身上,香火映照着黑夜,轻烟映染着乡人的心情。几个小孩跟在龙尾后,跑着,跳着。
点点星火,从此刻起,代代相传。中华龙精神,也许就是这样,在耳濡目染中,慢慢感受,渐渐体会。它不遥远,可及可见,凝聚着龙的传人之心。
看我中华,光芒万丈。
——后记
作者:姜雨杭
学校:衢州市开化县崇化中学
年级:八年级
班级:6班
指导老师:李群智
【封面图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