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1题】给风筝留一片蓝天 肖泽欣

作者:肖泽欣 投稿时间:2018-11-09 20:36:48

 

或许是许久都未见着风筝,顷刻间不经意触及的一眸让我心为之一动。

从未想过,再次见着它竟是在这个简陋的小巷里,被一个孩子稚嫩的小手牵着,摇摇晃晃地飞向天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的词猛然间浮现于我的脑海,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们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这该是何等美妙的一幅“乐春图”。再回首望望这个孤零零的小男孩,心中不觉平添了几分酸楚。

回溯以往,风筝一直为我们祖先所津津乐道。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寥寥几句词,便将漫天风筝飞舞时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却也明明白白看出在那个时期的人们对风筝有一种几近乎狂热的爱。与如今寂寥的青空不同,那时候的碧空是充满生机的,不难想象,飘荡在天空中的不仅仅是风筝,还有人们银铃般的笑声。

而风筝着实能被古人如此热爱,并不单单是因为它的娱乐性,更多的是人们在风筝中寄寓的那种情感。

人们热衷于在清明时节放风筝,他们将自己对已故之人思念寄托于此,希望风筝能将这种情谊传达给死去的亲友。诚然,在清明时期的夜晚放风筝也是希望放掉内心的烦恼与晦气,只留下美好的希冀和祝福。许多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他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的愿望传达给佛祖。

而风筝在我的童年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谈不上漫天飞舞,但在三四月这放风筝的时节也便是一抬首就能望到。那时候没有现如今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却有一片片可以自由奔跑的广阔草坪。没有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却拥有最纯真最朴实的乐趣。可现在,这欢乐被密密麻麻的楼群所阻隔,被机器隆隆的轰鸣声赶往别处。

在这个越来越繁华,越来越喧嚣的城市中,风筝开始慢慢从一项传统的娱乐项目变成了一项明令禁止的“危险物品”。风筝线割伤行人、风筝坠落在高压线上这类事件让人们对风筝忧心忡忡,也让风筝离现代化城市的脚步越来越远,城市的青空上风筝的影子也越来越少。

此刻,风筝形单影只的在这片小小的天空上飘着,孩子孤孤单单的在这条简陋的小巷里跑着。风筝精疲力尽却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孩子气喘吁吁却无法惊动半点世俗。

我们总是在追求传统,可却又总是忘了传统其实就在身边。多少次,我们情愿花着大价钱去买那些仿古商品,却不愿意看看街边小店里的风筝;多少次,我们宁愿盯着手机上无聊的花边新闻,却不愿意与亲朋好友一起放飞风筝;又有多少次,我们感慨过传统离我们越来越远,却迟迟未能领悟是我们在漠视传统。

不知道在何时可以再看见小孩子像以往那样指着天说: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也不知道何时可以再看见漫天的风筝如雪花般飘舞在空中。只希望在城市的上空还能看到飘动的风筝,如果不能让这项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起码不要让它离我们太遥远,不要让这种文化被“连根拔起”,不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遗忘了它。

请给风筝留下一片蓝天,请为传统文化留下一方净土。

                                                                       ——舟山市田家炳中学

                                                                            高一八班 肖泽欣

                                                                           指导老师:吴淑华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