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题号1】龙文化,行中华(周烨秋)
龙文化,行中华
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能兴云降雨。
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但在中华大地,龙却不仅仅活在传说里。
龙在西方是邪恶、捣乱的化身,他们很害怕龙。而在我们中国,龙是吉祥、神圣的象征,我们对龙始终充满着敬重和尊崇。经过不断的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精神和文化标志之一。
渊源·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从龙身人首被称为“龙祖”的伏羲、女娲,到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的炎帝,华夏民族的先祖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因而我们中国人都自称“龙的传人”。龙的出现,就是一种力量的彰显,是一种潜在的宣示——我们拥有的是激昂的、蓬勃向上的、振奋人心的、神秘非凡、所向披靡的力量。龙文化能够传承下来,历久弥新,不仅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更因为龙文化具有包容融合、兼收并蓄的特点,它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能够促进中华儿女的归属感、认同感,形成凝聚力,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和平统一;中国龙所具备的果敢、忠义、勇猛的意志和奋发腾飞的禀赋,为中华民族每个成员所推崇,给予人不竭的精神动力。
历史·龙是帝王的专属
自秦汉以来,历代皇帝都自称“真龙天子”,并且把“龙”用在自己所使用的东西上,比如,将穿的衣服叫做龙袍,坐的椅子称为龙椅,睡的床榻谓之龙床等。龙成为帝王个人的私有物,皇帝的吃、穿、用、行全部都有龙的标记,这种由上自下的绝对权威在以后一千多年的封建时代里进一步得到强化。如今,几乎你走到中国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古代龙文化的遗迹。其中最典型的体现是皇家宫殿北京的故宫。在这里,从台阶上的汉白玉石,大门上门饰,柱上的彩绘到屋内的一幅画、一个花瓶、一盏灯等等,从大到小,从外向内,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龙。此外,遍及全国的皇家行宫、皇家寺庙、皇帝到过的地方等,很多都有龙形象的装饰品或纪念性建筑。
日常·无处不在的龙
古往今来,龙用它独特的方式,活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龙文化的表现非常广泛,说是随处可见,也毫不为过。
我们喝的茶,有两款有名的“龙茶”:龙井茶和乌龙茶。龙井茶出产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那里的确有一口井,是个圆形泉池,相传这井与海相通,井下有龙存在,故称“龙井”;乌龙茶则出产于闽、粤、台等地。龙茶,以我看来,正是龙文化与茶文化的结合。
我们脚下的中华土地,与“龙”有关的江河,有四十多个。比如:黑龙江省的黑龙江河,四川省的黄龙河、河北省的青龙河和赤龙河以及甘肃省的白龙江等。而且,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龙湖、龙泉、龙潭、龙山、龙洞,还有大大小小的龙王庙。
中国传统属相十二生肖里,有龙,且最显特别。因为,其它十一种生肖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唯有龙是独特的灵物,灵物源于动物,却高于动物。我们的父母常常会以龙凤来形容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龙更是所有家长的愿望。凡是取名带有龙字,或者龙年出生的孩子,通常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在我们平时所使用的语言中,也有许多与龙有关的成语: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马精神、藏龙卧虎、鲤鱼跳龙门等。
还有许多节日与龙文化密切相关。正月十五元宵节来临,很多地方都会有舞龙灯表演,热闹非凡;五月端午节时,各地举行的赛龙舟活动,让人喜闻乐道;农历二月二,长辈经常说适宜理发,为“龙抬头”日,寓意昂首腾达。
未来·与龙一起腾飞
龙之梦,中国梦,腾飞梦。
近年,一座超大型旅游综合体--“太湖龙之梦”,在我市长兴县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开工建造,它占地约23.48平方公里,投资200亿,大致相当于4个上海迪士尼度假区、30个安吉凯蒂猫乐园。这是湖州长兴县有史以来最大一笔投资,一方面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渗透、弘扬中华龙文化,让家乡人倍感激动。
放眼全国,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体现了我华夏子孙的铮铮傲骨,展现了龙的传人风采!
中国腾飞了!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日趋密切。
中国腾飞了!科技进步,纳米技术步入生活,龙芯一号问世,现代生命科学迅速崛起,空间科学突飞猛进,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中国腾飞了!英雄般屹立在世界民族园林之中心。
中国腾飞了!她的精神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华夏大地的上空,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永远照耀着她的后代千秋。
龙贯古今,龙行中华。传承龙文化,腾飞中国龙!
湖州市织里镇中学 802班 周烨秋
指导老师 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