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徐财政)
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但是龙却不是真实存在的,他象征的是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所以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以炎黄子孙的尊敬,但是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
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
在中国,龙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在图腾崇拜阶段,中国远古的某些部落把龙视为图腾,作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标志。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有关传说,龙(原形为蛇)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太昊)部落的图腾。太暤部落是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在神灵崇拜阶段,农牧业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从较为单一的图腾崇拜过渡到多神崇拜。龙图腾崇拜也发展为龙神崇拜。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龙被神化后,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秦汉时期,中国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便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助龙树立权威,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这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对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龙”是我们中华儿女共有的“图腾”,它凝结、寄托着各个时代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它那吉祥嘉瑞、矫健活泼的形象在所有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深深地扎下了根。时至今日,龙已越过历史的门限,跨进了现代社会,龙文化也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还是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龙的形象都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着不可或缺的文化蕴涵。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龙的精神是团结统一、多元融合的精神,是精进自强、创造求新的精神,是天人和谐、宽厚包容以及诚信义勇等民族精神的综合体现。
中华民族不仅仅是龙的传人,还是龙文化的传播者。
作者姓名:徐财政
学校: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
年级:九年级
班级:3班
指导教师:张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