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1题】何以解忧?唯有书道(奚敏兰)
我问:何以解忧?或言:愿饮醇烈杜康,愿歌高山流水……殊不知酒入愁肠愁更愁,曲罢声停亦烦忧。
诘:何以解忧?我曰:唯有书道。
书道,亦谓之书法,是悠悠华夏千年所孕育的最绮丽瑰宝之一。其凝古人之才情,笼后世之思想,终成篆、隶、楷、行、草五体。我所见最飘逸的欢愉莫过于王羲之的《兰亭序》;所感最端庄的悔恨莫过于颜鲁公的《劝学诗》;所悟最秀丽的悲痛莫过于宋徽宗的《千字文》。
古人称:书法,可以言情,可以咏志,可以表意。我却称:书法亦可解忧。
仰躁,卧躁,行亦躁,究其根本,皆因心躁,唯觉这世间万物都生了一副甚不讨喜的面貌,尽惹得我想一泄满腔恚恨。每每是时,我便自觉撤了案几上的所有物什,拭净桌面,铺上一层红格白毡布,像在进行一场神圣而庄严的祭祀,丝毫不敢马虎。古人有云:红袖添香夜读书。唯今,案前端坐为膝盖。快生活节奏的现世,连磨墨这一个工序也省了。市场上所贩的大都为小壶墨汁,与前人千金所求的墨石相较倒显得有些许平庸了,好在那缠绵悠长虽似有却若无,萦萦纡纡的墨香却未曾改变。这香气轻点鼻尖,浮躁的心即已沉下了几分。当执笔时,万念皆被抛之脑后,唯愿这薄白宣纸上能开遍秀丽的字花。
我尚是个连门槛都不曾有幸触及的“菜鸟”,却也知晓书法亦柔亦刚,有柔无刚,则字体软绵无力,有形而无骨;有刚无柔,则字体锋形刻意,有骨而无形。在学习控制力度的同时,也抑制了心中的浮躁之气,是谓:以书道解忧。
悲我心者,是墙隅的落英,是江上的秋风,亦是“朱颜辞镜花辞树”的落寞无奈。叹,叹人生苦短众生皆难,亦叹新买的毛衫被扯出了丝线。最是“矫情”女儿家,动辄便心生悲伤,而书法却也成了治这“不治之症”最好的妙法。当笔尖白色毫毛触及宣纸,将至黑的墨水染遍,一扫心中千万缕悲绪。扶笔时的执念,落笔时的决心,置笔时的成就涌溢心头,谁还管它天昏日暮,谁还会去悲古叹今?可真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圣贤’字”啊!
如此有意义的事等着我去做,哪里还有闲暇去悲伤呢?纵使“花自飘零水自流”,愁亦不上我心头,是谓:以书道解忧。
古人题字,执笔时浩然正气凝于胸襟之间,笔落时十方天地书于笔锋之间,虽不过寥寥几笔,却表达了千万般情意,体现了其人之形性。书法之所以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其皆出于此乎。
华夏五千年之传统文化盛多如熠熠繁星,瑰丽若无暇菡萏,但中国书法却是其中最为悠久且独特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字体可以像书法一样千变万化,根蕴深厚,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字体可以使人平静安和,心性得以升华。它自夏商周起,走过东汉三国,历经宋元明清,最终由面容稚嫩的孩提成长为风华绝代的成熟少女。何其有幸,知之触之。
何以解忧?唯有书道。
作者姓名:奚敏兰
学校:天台县第二职技校
班级:16营销(1)班
指导老师:陈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