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第1题 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王誉桦

作者:晚风袭人 投稿时间:2018-11-07 18:56:12

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贯通始终,“龙文化”如今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从早先的帝王阶层到乡土社会,从天文到地理,从雕刻绘画到诗词歌赋,从衣食住行到消遣游乐,从语言词汇到传说故事,从红白喜事到节庆祭祀,无不打着龙的烙印。

春节或其他喜庆节日的时候,我们用“舞龙”来表达喜悦,象征吉祥,“二月二是龙抬头”,五月五洗龙水、划龙舟。我们还习惯于把龙的形象刻在建筑上,摆在家里。在说辞上,“龙凤呈祥”是一句美好的祝福辞。“龙飞凤舞”则是赞誉中华文化之瑰宝——书法中狂草的艺术之美。“龙腾虎跃”是表示朝气蓬勃的景象。更有地名:龙口、龙山、龙岗,还有龙首山、龙首关、龙门山等等。
    龙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日益重要,也促使了“龙文化”在全国各地兴起,特别是在旅游业,这种现象表现的尤为突出。各种“建龙热”、“兴龙热”正在不断加温,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光光“龙文化”研究机构就不下于20个。各种“人造龙景观”如雨后春笋,纷纷亮相,真正是群龙出世,群龙乱舞:距离新郑二百多公里的河南濮阳市,一个计划号称投资逾10亿元的大型“中华龙园”项目被紧急竖起了红灯,而后四川、山东等地纷纷表示已经具备建设“中华龙园”的条件;河南洛阳传出消息,在该市牡丹花会庆典上,一条长达5公里的“舞龙”将问世浙江龙游县,龙洲公园已经建成;2005年,一个高20米、重45吨的铜制龙形雕塑落户山东滨州;2007年年初,一组名为“龙吟”的大型雕塑群在河北邯郸市完工……
    而今,这些在当时被热炒的“造龙项目”很多已经风光不再,处于萧条状态,或拆、或改、或倒闭。综合其失败的原因主要可以归咎为以下几点:
    一:政府部门的关注度不够。
    二:大多数项目只是以“龙文化”为噱头,并没有真正将“龙文化”与项目结合起来,文化含量低,虽然数量多,但是实际上精品很少。
    三:没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规划者、建设者多多少少都有一种好大喜功的虚骄心态,典型的例子就是动不动要争一个“世界最大”、“吉尼斯世界纪录”或“盛世巨筑”等。
    因此,虽然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龙文化”,各地逐渐重视“龙文化”的发展。但屡见不鲜、参差不群的“造龙现象”让群众难免产生抵触心里,简单地认为开发商只是打着“龙文化”项目的名义在圈地,甚至有些偏激的人因此提出了“弃龙说”。这与开发者的急功近利有关系,但更多地我认为是缺少一种全面科学的弘扬龙文化的指导纲领。龙是中华民族的情感标志,寄托着国人的情感,弘扬龙的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它应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它需要各个方面的群策群力,共同关注,而不是某个政府、企业、或是个人的行为。

 龙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个图章,一个徽记。龙的传人!绝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的的商业家,他们是在战场上挥洒汗水的战士!是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让我们做血气方刚的中国人!真正地活出中国人民的气概,做真正的龙的传人!

作者姓名:王誉桦

学校:浙江省舟山市定海白泉初中

年级:七(1)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