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以现代方式回望历史, 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是利是弊?

作者:Delia0509 投稿时间:2018-10-05 16:11:48

以现代方式回望历史, 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是利是弊?

  许多事都有一个轮回。近年来,社会上的时尚与风潮渐渐转回了传统与历史,古装、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以各种方式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最典型的莫过于各种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与名人讲<<论语>>了。

  但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争议也渐渐增多。人们都在议论: 像这样以现代的形式回顾传统文化,对其普及到底是利是弊? 对此,笔者倾向于正方。

  暂不列举倾向“利”的理由。我们从反方的观点中缓缓道来。

  首先,不少人认为,许多此方面的演讲并没有把握传统文化的本质。

  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没有把握事物本质的对于此样事物的演讲和介绍, 若传入民间, 岂不是将错误的观念种到了老百姓的心中吗? 然而, “普及的含义仅仅是将传统文化从陌生的幕布中走向大家的视野, 使其遍及与群众。 而所普及之内容是否把握了本质, 却不是普及的责任和义务了。这听起来不近情理, 可这却是字典等资料冷冰冰的表面告诉我们的事实。

  这一条事实已经摆在那儿了, 但我们还注意到一个问题。 若我们普及的是没有把握传统文化本质的事物,那么我们所普及的传统文化吗? 不完全是。它们可能是我们精深的传统文化的表面一点, 与其它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思想、方式掺杂, 所得到的传统文化混合物。普及它们, 就像是把养分含量太高的养料掺上水, 去浇灌庄稼。 听起来又很别扭, 好像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是真假参半的金丹。 当然了, 通过名人讲<<论语>>”这样的方式,我们不可能得到静下心扎身于古籍中所得那样深邃的东西。但对于普通老百姓”,即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样的普及就够了。我们还是从中大面积地获取了未曾学到的知识。

  除了未把握本质的问题外, 更有人表示, 有的节目、影视剧等只为追求收视效果却不尊重历史。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总体不至于非常严重。的确,为了博取观众的注意和兴趣,一些剧组常常会改编、删去部分真实的历史,而自己添加一些元素。首先,大部分的为群众所熟知、喜爱的历史题材影视剧都还是非常尊重历史、推崇原版的。就拿著名的《大秦帝国》来说,现已流传到海外,为世界人民所知。它的出现与存在,让无数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民对那个时代的了解从“听说过”到了“熟悉”。这难道不是普及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吗?退一步讲,那少部分“不尊重历史”的影视作品等事物,并得不到很好的收视效果。群众的眼睛不是雪亮的,但经典与劣质,永久与暂时的事物总能在大家的视野中区别开来。只有经典与事实,才会被久久地记住,赞扬。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现代方式回望历史, 对传统文化的普及起积极作用。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