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2题】悠悠华夏,不朽文明(王璐琪)
生于华夏,育于华夏,忠于华夏,是我三生有幸。我是这尘世间蹒跚而行的赶路人,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而我今生踏入的这片华夏,便是我的栖息之地。
中华泱泱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贯穿始终,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精神一脉相承。朝来暮去,世事变幻,不计其数的事物新生,继而老旧的人文倒下。在这匆忙的天地之间,怎样才能不被迷乱,怎样才能屹立于捉摸不透的世间,纵然有江山万千,也需要有一份信念,才算圆满。
华夏文明,是这片土地上所有人不变的信念。
谈吐之间,方能彰显。敬语尊称,是华夏儿女十分注重的爱意;谦辞,是大国之民依旧不忘的虚心;挂嘴边的客套话,是我们早已经习惯的温暖。青柳、炊烟、山河、花伞,华夏喜欢交谈,更热爱交谈,以至于衍生出了这么多交谈的规矩。可脚下如此宽广的土地,隔不了几条河几座山,人们吐出来的字,就成了另一种腔调,音韵虽不同,可是,意蕴居然都汇聚于一,即使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也不亦乐乎。再到有才之人,笔下生花,一片新天地又呈现在眼前。
多少华夏子孙,看遍人世茫茫,将文字熔炼于宣纸之上,一笔一划,一字一句,描绘尽古往今来的万千气象。笔尖抬起落下之时,将情感注入,或剑指漠北,或梦归江南,或笑尽英雄,狂放潇洒,或追昔忆旧,泪如雨下,也在悄然无息间,将华夏文明流传。几经辗转,这些文墨或被遗弃,或被传诵,或已被我们摊开在日光洒落的桌间。
不论是太学还是私塾,不论是学堂还是校园,都会有人念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决心一登顶峰,征服山河;还有人说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学生树立道德典范;也有人唱着“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抒心中哀怨;更不乏有人想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立志报效祖国,为一统浴血奋战。
尊师重道,孝亲敬长已不知不觉渗入华夏儿女的骨子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已成为我们自强不息的志向;风云几度,半生戎马成了壮志青年的千年之梦。举止言谈之间,传承着华夏文明,彰显着五千年的精髓所在。
会了言语,正了行为,民族精神自在我们胸膛中。我们将看到的或纤弱或雍容缀在中华的衣襟上,我们将或高亢或低昂别在中华的耳后,我们将或馥郁或清香扑洒在中华的发梢间,如此种种,华夏便亭亭而立,文明也在华夏的神气里,生生不息。
俯仰之间,日月星辰交替变换,悠悠华夏,走过了上下风雨五千年,五千年是馈赠,亦是历练,练得柔情似水、江河如画,亦练得骁勇铁甲,无人敢一争高下,终策马留下千年不朽的文明,传奇的华夏。
作者姓名:王璐琪
学校:天津市蓟州区第一中学
年级:高三
班级: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