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题目2】聆听文明挽歌(韩佳禾)

作者:韩佳禾 投稿时间:2018-11-02 14:53:07

                                                                    聆听文明挽歌
    这个时代被贴上了无数标签: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智能时代,种种此类。但我只看到人类文明在泥潭里挣扎,向不知名的方向跋涉,跋涉。岁月将它身上的棱角磨去,压弯它的脊梁,折去它的锋芒,但它拄着手杖,亦步亦趋向前走。人类文明披上了镀金的高科技的外衣,却藏起了善良的本我。纵然如此,它仍不敢停下向前的脚步。我们越走越远,越行越慢,越陷越深,放纵着时光,只是什么都没有留下。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闭上眼仔细去听,你能听到文明的挽歌。
枯枝有再繁盛的时候,那是因为在岁月的磨蚀中,它不忘“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颓废必至灵魂”。事物既如此,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万物的灵长,我们更应对事物的发展有所领悟,以殷实点缀时光,以文明照亮前行的远方,给生命以充实,给文明以岁月。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尽沧桑。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明,它们就像隐形的珍宝,需要我们将它发掘,帮它改变,将它带入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
    一向自诩为文明博大精深的我们,今天却面临着文明传承的窘境。随手打开媒体、杂志,语言不规范运用随处可见;网络上历史人物的恶搞层出不穷;旅游打着文明的旗号招摇撞骗,导游肆意编造历史故事。热门手游《王者荣耀》更是随意篡改历史人物,猛士荆轲被女体化,李白竟然成了刺客……传统文明能以创新的形式接近人们的生活固然是好事,但不当的改编,却是对文明的亵渎,误导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历史观,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借用前央视主持人柴静的一句话,“文明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文明的传承,这个民族就是虚无的,毕竟,一个民族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文明,关键是你现在手里还剩下多少,你对自己的文明知道的多少,还有你心怀多少文明的自尊与自豪?否则,你辉煌的过去与你的关系并不大。
    当下的中国,还面临这样一个状况。一部分年轻人对自己的传统文明失去了兴趣,出现文明不自信的现象。比起“枯燥”的中国传统文明,他们更加愿意接受“活泼”的外来文明。念起古代文言文时,会觉得郁郁寡欢。让中华传统文明鲜活起来,在于创新,在于传播,在于让可爱的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其实,接受现代的优秀外来文明并没有错。但与此同时,应该回头看看自家的宝藏,它们是否藏在某一个角落,被大家所遗忘。
    “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但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世界要进步,需要淘汰一些东西。我们都不希望让一些原本优秀的中华被缓慢淘汰,等到我们醒悟时才后悔莫及!文明在岁月中沉淀,得到永生;岁月在文明中沉沦,颓唐衰败。时间长河,激荡着智慧的光芒;漫漫人生,歌颂着思想的深邃。如《红楼梦》中如梦呓般的词句:“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只见人走茶凉,不复故人来。空耗时间是无法完成任何事的,当岁月失去了文明,就如同那断了根的树木---只会越来越腐朽。
    文明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文明,随着社会发展而生长,为人所创造被赋予人的习俗,又反之来哺育一代代人去支撑文明的进步和颠覆。我们处在无形的文明氛围和文明规则内,如鱼在水,自在遨游,只是在找寻中偶尔张望会惊觉是否有所失去,我们是否已经视平常为惯例,日常趋于麻木,文明是每个人成长和社会历程天然的包裹,也是我们未来宿命的彰显,如果忽略,就是浅陋,若是无视,更为可鄙,只得一法,去了解和接受并注入新鲜的活力为文明加入丝毫的正能量,我们该往哪里去的终点,本就不由我们决定。
姓名:韩佳禾     学校:舟山市田家炳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高一(2)班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