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印象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孔子那伟大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许多高尚的品德在当今社会已今十分少见。他不仅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也让我们知道了该如何严谨的规范自己,他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无穷无尽的宝藏。我不由得感慨:一个已经垂史2500多年的古人,懂得的道理要比我们现在的人多得多。
在《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为。是啊,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不去思考一个问题,你就会迷茫。这句话给我的启发很大,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不仅仅是这一句话,还有论语的每一句话都使我颇有收获,让我明白了非常多的道理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生活以外,孔子还很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对“玩”的态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游戏.在学习的同时,他也不忘玩,当他闲居在家时,一改在朝中谨慎之貌,而是放松自然.当看到别人饱食终日,他总是劝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动。总之,生活的快乐总是可以自己寻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像孔子一样,学玩结合,让我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玩的同时,又学习,这样学习就不会变得枯燥。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蒸蒸日上,而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我们想要在这个社会中立足,也就越发的不容易了。这个社会生活好像是水,把我们划分成了三种人:
第一种人是生活不仅仅夺去了他圆润的一面,反反而是他的内心变得坚硬,从而成为了一世嫉俗的人。
第二种人是他被生活煮软了,变得没有主见,没有思想,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第三种人是本身是干涩的,可却让生活泡的舒展润泽。
《论语》是一篇关乎我中华上下历史5000年文化的书,我们应该尊重这本书,不应该对她随意做出曲解。
(开化县崇化中学七(3)班 曾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