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龙的传人》吴静怡
“龙” 的传人
“咚咚咚!”“锵锵锵!”锣鼓声从远处不断地传入耳际。觅着声源寻去,倘大的稻场上空飞舞着一条十几米长的火龙。那龙有着驼头鹿角,蛇身鹰爪,在空中时而朝着观众张牙舞爪,怒目而视;时而翔于天表,回首而望;时而喜气洋洋,俯身下冲;又时而摆尾而去,满载着人们赞叹的目光。“好!好!”人们为舞龙者精彩的表演鼓掌喝彩,场面一片欢腾。
我的老师熟识这里的一位民间老艺术家,特带我来此拜访,恰遇此番热闹。
老师告诉我,这次活动的创办者以及龙的制作者,也是今天我要拜访的老艺术家。
NO1 龙灯
“家乡的溪底社,哎嗨哎….”虽未见其人,却闻其声,在我刚走近老人家门口时,便听见这样的曲调传出,悠扬愉悦,轻快纯朴。老师边领着我进门,边笑着解释道,那是老人又在做龙灯了。走进门,不大的院子里摆放着一条还只是半成品的龙灯。虽还未披鳞戴甲,裹布涂色,但那威武的龙头却早已有了几分神气。“鹿的角,鱼的须,骆的头。“大大的眼珠中仿佛只需点上一笔,那龙便能瞬间复活,然后腾着祥云,驾着白雾,在下一秒便腾空而去。而老人则是坐在一张小竹椅上,拿着铁丝,微倾着前身,借着撒下的暖阳,细细的磨着铁丝,几丝白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老人觉察有人来,抬起头来,听说是来拜访的,便乐呵呵的向我们打招呼,手中不忘照顾那竹条、钢丝。毫无生命的几根竹条在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上,逐渐幻化成了龙的身体的一部份。“我做龙灯啊,有十几年咯,现在这些文化民间艺术品开始慢慢消失,我便想着帮着保存恢复一些…….”其实老人的事情,我从老师那里已大致了解一些:他从小就喜欢民间舞蹈、民间小调等传统民间艺术,从14岁开始拜师学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走上乡镇文化站工作岗位后,他积极挖掘恢复当地的民间艺术文化。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硬头狮子、滚花龙、小脚灯、走马灯等一批面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得以死而复生,湖镇民间文化呈现出“全民皆文化,老少齐上阵”的可喜局面。 正当我饶有趣味的在一旁听老人娓娓道来时,一阵喧闹打断了我。
NO2 孩子
几位孩子登门拜访,各自都背着差不多有自己人般高的琴,老人见状,便放下了手中的活儿,将孩子们招呼进屋。然后,从一个大木盒里小心的拿出一把久经岁月已显斑驳的二胡,置于腿上。不一会儿,就听见了抑扬顿挫的曲调。而孩子们也用其所特有的热情专注地拉着,哼着。“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平日里便来吕爷爷这来学乐器,而且全免费的哦。”老师在一旁轻声地对着我说,“ 去年在村里的帮助下,吕金贵申请来了由三间教室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中心,那里宽敞明亮,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听着老师的叙述,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每天忙忙碌碌,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将传统艺术根植孩子们的心中。
NO3 土墙
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踱着步,转向一面年岁已久的墙。这是一堵土墙,原来这间简陋的房子,是老人自己依墙搭建而成的。墙上,一张张鲜红的奖状映入眼帘:“民间艺术奖”、“第38届文化奖”……大小不一奖状的占住了半面墙。而另半边则挂着各种各样的乐器:二胡、笛子、扬琴,有些我叫不出名字。据老师说那都是老人自己制成的。墙上的一张照片则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中的老人穿着鲜红的衣裳,手中还拿着刚摘下的龙头,一些人们拥在老人周围,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几个半大的孩子手拿龙灯欢呼雀跃。“这是吕爷爷在上一次元宵节组织的活动,村里头大人小孩都参加,嗓子好的唱歌,力气大的舞龙,小孩也能在后面舞舞龙尾…..” 听着老师的话语,我的心思却飘得很远,仿佛我也参于其中,跟着人们一起跳着,乐着。
收神,回头,却见那照片中的龙好似在用它那双有神的眼睛凝视着我,我看见历史的长河在其深邃的眼瞳里流过,暗波汹涌,但任其多久远,任其多汹涌,那传统文化的火苗始终闪烁着,始终坚定而顽强,永不熄灭。因为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像吕爷爷这样的“龙的传人”。
兴华中学初二六班 吴静怡
指导老师:余海英 1530670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