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品茗清韵 龙游凯马国际学校 吴玙珏

作者:吴玙珏 投稿时间:2018-11-15 23:15:02

品茗清韵

龙游凯马国际学校 吴玙珏

  茶园在夜色里沉默。泉水在炉火上沸腾。                                                    

  夕阳余晖渐渐过渡到暮色星辰。皎皎玉盘升起。如水的月光衬着茶枝,显得分外妩媚。水汽逸出窗外,桌上摆着温热的新茶。

  安卧于江南一隅,三代都是地道的茶家。当寒冷褪去,春意光临人间之时,茶园开始热闹起来。

“一篮接着一篮倾倒,微火烘烤这玄味羡煞春草,人就像茶受得了高温熬,叶片由浮到沉,由卷至舒,艰辛多少!“采茶诗里一首歌唱破了千万个看晓,染青了千万个山头。

  茶为国饮,自神农时代便伴随我们的生活起居。它出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琴棋书画诗酒茶“中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也有采茶者羞褐衣,纳草履;吟茶者扶素琴,揖明月。茶韵可于阳春白雪中吟咏,可于下里巴人中传唱......

  有人高呼:茶正在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 不知从何时起,茶成为了富贵清闲的代名词。残存于街头巷尾的茶文化似乎只剩下了茶叶蛋,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竟输给了人手一瓶的可口可乐。而在我看来,与其说是茶在远离我们,倒不如说是我们在远离茶。和其他传统文化不同,茶文化的落失并非时代的遗弃,而是被文化营销推上了至高处,与百姓产生了距离感。

  读诗,“诗写梅花日,茶煎谷雨香”,茶进入了诗人笔下的殿堂,茶情自古酿造了无数浪漫诗情,“小厮扫来破蕉叶,催妇拾煮一壶茶”说的是仆人扫来叶子不知做何用便拿来煮茶;品文,《红楼》中贾宝玉在翠栊庵细品美茶,《水浒》里梁山好汉也曾坐在集市茶棚内饮茶商议要事;鉴史,茶借马蹄踏上了丝绸之路,走到了欧洲。搭上郑和的船,来到了东非和南亚。由此看来,不仅文人雅士爱茶,农人仆妇喜爱,贵人达官宝茶,洋人外邦惜茶。千年来,茶香漂逸在红瓦青砖间,游走在琼楼玉守中,也逍遥在异域他乡。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竞陵城下来。”茶圣陆羽一生不慕权贵,不圆虚名,翻山涉水,以茶香为伴,以茶农为友,方写出《茶经》。

  品茶, 并非远离世俗,只与梅花白鹤为伴。而是走进万家灯火,在烟火喧闹深处饮酌一杯香茗,细品人间百味,笑看人生百态。

  拆分“茶“字,即为“人在草木之间”。树木葱茏,万物生长,农人躬耕于自然的怀抱之中。疲乏之时,坐在田边呷上一口茶,洗洗肺里泥土的腥味,抬起头看着田野,满是希望,心里也会觉得欣慰吧。

  真正的茶文化并非清雅茶馆中一杯身价百元的名茶,更应是农人手中的温度。

  茶无贵贱之分。紫砂壶里的是茶,粗瓷碗里的是茶;花前月下的细细品味是茶,口干舌燥时的牛饮一番是茶;你采“清明旧雨梅上雪”泡“武夷九龙大红袍”的是茶,我提“门前一口老井水”冲“草市贱卖三斤末”的也是茶。

  生火才能煮茶,有薪柴才能生火,而柴火燃烧,就是人间烟火。

透过氤氲的水汽,看见水中形如雀舌的叶片如春天的枝头那样舒展,嫩绿光润。点点兰花香从茶液中扬起,它在水中演绎出第二次美丽生命。在短短的半生中, 我未参透禅道,也不曾看破玄机,精疲力竭时也以茶解谒,茫茫雪夜也泡茶而对。

  在水汽下,眼前渐渐变得模糊。清洌的味道划过舌尖,苦涩咽下喉咙,香气随之上升。苦未尽.甘已来。

茶,或许不全然是茶。有人贬你的清苦,有人斥你的古朴,只有爱你的人才知醇厚。茶,不全然是茶。面对澄清的茶液,我的心也如叶片般沉在杯底,在苦涩中渐渐理解:快乐不是能分享的,痛苦也只能一个人去承担,一切都要靠自己慢慢消化。唯有自渡。他人爱莫能助。生活大多只能一人经历,面向山路,素颜修行,走进人间烟火深处,点上一盏灯、泡上一壶茶,静看人间百态。

  俗人如我,长叹一声“好茶!”

  恍若听到陆羽在时光的尽头也长叹一声“好茶!”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