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天下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身,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此乃中国龙也: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从古至今,中国人热爱龙、崇拜龙、敬仰龙的情怀是毋庸致疑的,因为我们都是龙的后裔、龙的传人,我们为此而骄傲。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龙的文化由始致终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的进程。龙文化是一缕温暖的阳光、一盏的璀璨明灯、一股无形的力量、,鼓舞着、鞭策着、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进。
龙文化之一:团结、互助。
一只竹篙,难渡汪洋;众人划浆,开动龙舟。中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这声势浩大的场面,看过的人都印象深刻。青年桡手们奋赛勇挥桨,动作整齐划一,黝黑的臂膀在阳光的反射下锃锃发亮,那闪烁的光芒分不清是汗珠还是溅起的水滴。锣鼓声声震天响,龙舟齐发竞争流,尽显中华儿女们勇敢、团结、互助、坚强的中华民族的本色。
中华民族,龙的故都,它辉煌过,也曾落魄过。因为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无能,经济落后、外强侵略、领土瓜分、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此时共产党带领全国受苦受难的百姓,齐心协力,浴血奋战,让贫苦的百姓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百姓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过上幸福生活。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影片《厉害了,我的国》,我已观看数次,但每次看都让我非常震憾而骄傲。习爷爷用五年时间,从中国路、中国桥、到中国车、中国港、再到中国网种种,这是民族团结创造的伟业,更是强大国力在造福人民。正是因为这一代又一代的龙的子孙,他们发挥团结互助、勇于探索、勇于拼搏的龙的精神和龙的力量,才能让饱经沧桑的中国顽强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龙文化之二:孝
百善孝为先,孝亲敬长是龙文化的名片,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敬和赡养长辈为古代君子四德之一,古往今来有多少感人至深的孝事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三国时期的名臣陆绩,六岁时在九江拜见袁术,袁术招待他吃橘子,陆绩暗地里把三个橘子装在袖子里,告别的时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滚落出来,袁术笑着问他你来做客,为什么暗地里藏橘子,陆绩跪在地上回答因为橘子很甜,想带几只给他的母亲吃。袁术感到十分惊奇,后来逢人称赞陆绩。正是有了孝顺父母、尊重长辈的传统,我们的生活才能充实,能真正享受到天伦之乐。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孝顺我们的父母长辈呢?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声亲热的叫唤,一份充满爱意的小礼物,一份优秀的成绩单,都能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孝顺不仅是美德,更是义务,它像一轮初升的太阳,照亮城市的每个角落,它像雷雨过后一缕缕的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沁入心田。
龙文化之三:勤劳勇敢 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发动全体百姓,一百二十万人啊,沿着黄河修筑了长达两万里的长城,这是一个壮举,更是一个奇迹,是让全世界叹为观止的杰作。壮观的背后是六十万鲜活的生命在长城上倒下。一砖一瓦,步步艰辛,用勤劳勇敢筑就辉煌。而今,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习总书记说过:中国人拥有伟大梦想,更拥有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吃苦耐劳、实干苦干的精神。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脊梁。他的话鼓舞着中国人民带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投身民族复兴的壮丽事业,也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最好礼赞。
正是这些龙文化,组成了一个龙一般的民族,他们团结互助,孝亲敬长,勤劳勇敢,在这片龙的土地上,谱写辉煌的篇章,站在五千年龙文化的肩膀上,让我们这一代年青人创造属于中国的美丽,彰显属于中国的魅力,实现属于中国的梦想!
舟山市定海区第七中学 七(2)班 李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