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刘艾柯:高中组1 《落剪春秋》 刘艾柯13967590673

作者:石城小柯 投稿时间:2018-11-15 18:36:42

       落           秋 

在巷子里的青石天井里,苍茫而空寂,老人在低头剪纸。彼时,我正搬个小凳,坐在她旁边学剪纸。红绒面,大剪子,连绞下来的碎绒都是好看的。它们安静地聚在一小堆,那么新鲜的红颜色,像旧时女儿家唇上欲滴的胭脂。我看着她满是皱纹的手里一张方方正正的红绒面轻巧而从容地旋转着,已经有了自己的形状----插着大朵花的花瓶,她将纸对折,在边上绞着细细的花样子,随手剪去却总是错落有致。这过程让人喜悦得如同见证了生命的诞生。

我决定抽出十天的下午来老人这儿学习剪纸是有前因的,年初我来这里一个同学家玩。谁知走进一条幽深的小巷子,长木门扉上挂着一幅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剪纸,四周祥云翩翩笼罩:那泼猴眼珠洒金,表情瑱喜,美得太不像话,那种美是浑然天成,无须修饰的。我呆呆看着,满身满心的赞叹:这已经不是剪纸,这是超越生活的对美的崇拜与致敬!

纸不语,书面流转的意味却令人沉浸,当时叩开老人的门,说明想来此学师的意愿后,她微笑着让我暑假过来。而在老人屋里,我看见有牡丹国色天香,仕女持花静立;飞的是凤凰,腾的是蛟龙;那最大的一幅龙张牙舞爪,华美的蝴蝶线条行云流水。剪纸用的大都是颜色庄重的绒布,正红,宝蓝,蜜黄,仿佛沉淀了很多故事。

而此时,我屏身静气盯着老人剪纸的动作,她安然坐在椅子上,那眼角眉梢一动不动,连坐姿也半天不会改变,只有射手在灵巧地动着,在塑造着“美”。时间仿佛化作了金属流质般东西缓慢而近于“永恒”地将那一方空间填充,守护。当她低垂下眼,剪子锋利而轻巧地剪下去的那一瞬间,真的能让人耳清目明,一刹那想通许多事情,耳朵能轻盈捕捉到是屋檐上那一滴水珠落入绒底,激开一圈徐徐涟漪。此时的天色如洗,是最明艳润泽的颜色,显出釉似的光彩。原来传统文化是一种令人与生俱来,得心应手的本领。不需要经太多后天的学习,它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一种引领着人们向“美”的彼岸努力靠近的本能从千年前的第一张剪纸开始,它的形状,花样再怎么变化,再怎么精致,但它依然是它,一种在平凡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创造出美的精神,习俗与信仰。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可以代代相传从不消失,也许所凭借的即是温度与永不丢弃的美!

后来的事情,是我自己拼凑的真相:这附近有个年轻的姑娘,在老人这里学成剪纸后,去城里开了家教人剪纸的店,速成收费,把它折腾成了一门生意,据说红红火火。即便学员们手艺粗糙,也照称“传统文化”。剪纸原来是一门赚钱的“艺术”吗?那已经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了。产品有的在柜台里积了灰,有的被人当做一件美轮美奂的冷冰冰的物什。那些创造美的本心终被埋没。那些裁纸,磨剪,画样,折绒的程序,难道真的不比付钱领走的流程更被现代文明需要吗?失去了过程与根源的美,是没有生命变了质的而稍纵即逝的“美”

我不知道这样快速而高效的美,是否有它延续的意义。所谓的“传承”是否······

当我执剪而坐,铺开厚实的绒纸,慢慢抚平,听见下剪轻轻的声音,剪,刻,镂······用心,用本能去真真切切的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领悟古老艺术的真谛。让我做个裁一卷红绒,过半世流年,画一生心事,剪几载春秋的人。让我聆听传统文化的诉说,看它与现代浮夸的碰撞。剪纸是为了有意义的美,是为了有意义的生活。

 

                             

                新昌中学高一(1)班

                指导老师           

                联系电话:          13967590673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