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号】龙文化——中华民族的象征 李洋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题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中国的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中,龙文化早在上古时代便存在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龙,被人类赋予了极其特殊的寓意。
在中国,龙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先是图腾崇拜阶段,中国远古的某些部落把龙视为图腾,作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标志。二是神灵崇拜阶段,农牧业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从较为单一的图腾崇拜过渡到多神崇拜。龙图腾崇拜也发展为龙神崇拜。人们把龙神化后,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秦汉时期,中国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便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助龙树立权威,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这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对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是印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龙王、龙宫、龙女等也得到迅速流传。
在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到了二十一世纪,君主专制早已不复存在,但龙仍旧视为祥瑞,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大家都对龙文化有着极大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促进了中国的统一。我国是“一国两制”的国家,之所以提出“一国两制”,就是依靠各地华人的民族认同感使中国大陆与港澳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龙文化对中华民族有着强大凝聚力,在促进国家统一的同时还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龙文化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其对海外华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吸引了众多海外华人来大陆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有人说,"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而中国作为环太平洋经济圈的经济增长中心,对未来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有龙文化的一份功劳。世界上,都习惯把中国称为"东方巨龙"。可见,龙对于中华民族极其特殊的象征意义,连外国友人都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龙文化象征着创新精神、包容精神、综合精神、进取精神和独立精神,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这其中确实既有糟粕,也有精华。历史上宗教性和政治性的龙崇拜,如祭龙求雨、祭龙求子、祭龙求平安和"真龙天子"等观念,应予以抛弃。但艺术性和民间性的龙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舞龙灯、赛龙舟等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龙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个图章,一个徽记。它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保护这种文化,让龙文化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
九(十三)班李洋
指导老师:钟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