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中华文明+周敏辉
中华文明
“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的含义有很多种。不同的人对“文明”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有的人认为“文明”代表着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有的人认为“文明”意味着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还有人认为“文明“只一个人的礼貌举止。
“文明”所包含的意义很宽广。但是不是每一种含义都能称之为“文明”呢?答案是否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不断融合,“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包含的方面也越来越广。难道一个科技十分发达,人民素质十分低下的国家能称之为“文明”吗?难道一个地方秩序良好,经济十分落后的社会,能称之为“文明”吗?难道一个人礼貌举止都很规范,它就能称之为“文明”吗?没错,虽然文明包含的含义有很多种,可并不是只拥有一种含义,就能称之为“文明”。我们所包含的应当是全面的,优质的。应该从宽广的眼光去看“文明”,而不仅仅是狭隘的从某一方面分析。只有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多种方面都做到了优秀,甚至更好,它才能被称之为“文明“。文明不仅仅需要一个人做到,必须是大部分大部分人甚至全部人都能做到,这样的社会、国家才能称之为“文明社会”、“文明国家”。
中国泱泱5000年文化,孕育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而我们的祖先们也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了数千年,我们曾经辉煌过也落魄过,但我们确确实实站立到了今天。可反观我们的自身,我们真的有资格被称为“文明”吗?有人会说:“当然是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仁智礼义信样样都有啊!”没错,我们的祖先们的确有资格被称为“文明”,可我们呢,我们祖先的文化,我们真的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下来了吗?从近代中国租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到现在中国景区中用中文写的“请勿乱扔垃圾”等,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提高了,可中国人的形象并未提高多少。中国人的素质真的很高吗?近年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也抓紧了文化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宣传,这使得中国人的素质文化相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可我们离“文明”依旧有着较大的距离。
其实,中华文化概括起来也可以称之为“中华文明”,而这种文化被我们民族所独有,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取之不尽的宝藏,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吗?要使中国成为文明大国就必须要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国是一个文明底蕴深厚的国家,可我们却并没有好好开发和利用这份底蕴,正如守着宝山却不自知的一个穷光蛋,不是很可笑吗?正如周易中所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实只要我们能掌握中华文化的精髓,“文明”其实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
周敏辉 浙江省龙游中学高一(10)班指导老师:吴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