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文明的意义+郑凌宇
文明的意义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永恒的岁月如果没有文明,未免太无趣了,所以在漫漫的岁月中,孕育出了许多生命,使得岁月中诞生了文明。
文明本身就是一个集合体,可以开启一个新纪元,也可以演化出一个新时代。有人说,“文明”意味着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有人说,“文明”意味着一个国家高度繁荣的文化以及高度自觉的精神;也有人说,“文明”意味着一个人拥有健康的思想、得体的举止和优雅的语言。其实这些都没错,但还不够,《周易·贲卦》中有一句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犹如文明区别于自然,有秩序、伦理之意;区别于野蛮,有文雅之意;区别于武略,有文治教化之意:这才是真正的文明。
文明,可以理解为是社会表现出的较高发展阶段的状态,然而,文明产生难,发展亦如此。起初,文明只是很简陋的部落,也许连部落也没有,然而经过百年前年甚至万年,在无数个纪元中学会了语言,学会了文字,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制度,直到几千年后的现在,文明变成了多元化、一体化的。几千年前,文明刚刚诞生,几千年后,文明有了更深的内涵——文化。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孕育出了炎黄子孙、中华民族,这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过的文明,其拥有的文化底蕴足以登巅,而其他各样的文明也依然多彩。
在几百年前,世界各地之间开始了交流,由于野心,出现了武力的侵略,所以就有了两次惨绝人寰的大战。但何为文明?这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智慧体的集合,它所代表的,还是一种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接受的人文精神。文明需要的是传承与发展,而不是破坏与断绝,战争的确可以给一方文明带来极大的发展资源与空间,但同时却给另一方带来了毁灭。现如今,我们倡导和平与发展,而这需要文明。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礼成天下确实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最不缺的就是文化底蕴,我们现在倡导的就是文化间的文明地交流、碰撞与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此一来,文明才会更好地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作为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古国,在外人眼里本应该是文明的,可是在国外的一些景点却专门有木牌上用汉字写着令我们心痛的提示语,这些是什么?这难道会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在外人眼中的形象吗?在对比别的大国,同样实力不会比我们高多少,可是他们的言行确确实实是文明的,我们自叹不如。爱护公共环境,遵守文明道德,其实并不难,而我们若是做到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实现“以化成天下” 的愿望。
所谓文明,不啻于发展程度,成为一个文明的文明,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责任,而是所有人的责任,是为谋求更好的发展而做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到责任。
郑凌宇 浙江省龙游中学高一(10)班 指导老师:吴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