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2号】世伪知贤 蓝喆暄
三国时的曹植曾在《矫志》中说过:“道远知骥,世伪知贤。”这句话的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人是如此,文化也是如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传承了五千年,然自近代以来,随着世界科技文明迅速发展,许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而许多该摒弃的糟粕思想仍在被人们延续下去。
现在的许多人有这样一个误区——热爱传统文化,就是热爱那些“虚无缥缈”的古风,穿着“不伦不类”的古代服装。这种思想观念既是人们无知浅薄的表现,也是对古风、对汉服、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不尊重。或许有人会说,如今早不是封建社会了,为何还要穿汉服这种服装?我认为,汉服和封建社会并没有直接关系,它是中华文化在服饰方面的文化结晶,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作为中国近邻的韩国、日本,至今仍保留着在重大节日穿上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的习惯。而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在街上穿着汉服,行人有时还会投来鄙夷的目光,甚至会被人认成和服!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人的悲哀,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朗读者》这一节目播出不久,便在社会上掀起阅读中国传统文学的热潮。人们似乎开始正视那些曾被遗忘的文化结晶,可观众们往往有个习惯——记性差。许多人不过是为追赶潮流而阅读,一旦热度退去,便将阅读这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快餐文化的普及,让中国人似乎进入了一个盲从的怪圈,《朗读者》节目的热度一消散,便什么都没留下,而能够真心热爱阅读的人实是少之又少。
近几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如懿传》的热播,就获得了大量女性观众的喜爱。伴随着热度而来的,还有质疑。这部电视剧以清朝乾隆年间为背景,然虚构的剧情,不免有误导观众、扭曲历史的嫌疑。事实上,不仅仅是《如懿传》,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许多影视剧都有这种通病。这种风气,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要靠国家有关部门长期的努力和百姓的支持来改善。
那么,如今中国文化传承的现状就不能改变了吗?实则不然,在浮华社会的表面之下,还有许许多多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在努力着,为传统文化传承事业而奋斗。2018年4月,古风音乐社团汐音社“重走敦煌路”古风音乐专辑《敦煌定若远》在5sing网站进行众筹,5分钟便破20万元。汐音社此次选择极具文化含金量和历史厚重感的主题,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志于在传统文化传播上做出成绩。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中国的青年一代任重而道远。我相信,只要努力奋斗,不忘初心,终有一天,所有热爱传统文化的人,都能够冲破喧嚣尘世的层层阻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
九(13)班 蓝喆暄
指导老师:钟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