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醒+詹安琪
醒
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如同什么是爱国。
从小学课本里我们就开始朗诵:我爱你中华,我爱你中国!却茫然不知自己国家是什么,有什么,爱什么。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因为觉得自己不是英雄,不是烈士,所以爱国无从说起,只是崇仰那样一种精神。00后的我们,当面临着随资讯发达的电子时代如洪水般涌来的西方文化时,我们在思考,我们也在赶考,我们怎么去来得及关心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及它的昨天、今天甚至明天。
00后的我们,当国家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渐渐发现爱国可以是微小却又具体的。我们可以爱诗歌,体味木心对过往的感慨,说:从前车,马,邮件都慢,日色也变得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们可以爱书法,欣赏王羲之“飘若游龙,矫若惊鸿”的笔风,观,字字精妙、点画如同舞蹈的《兰亭集序》。但是猛然我发现,在所有的闲暇时间,我们都是打开键盘,展开网页,漫无目的地从网页这一头游走到另一头,渐渐的,时光便一寸一寸地从手指尖流逝,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东西。
或是满怀激情地去吟一副对联,去展示你的才华。
还记得,打懂事起,就知道每逢过年写对联、贴对联就是外公最喜乐之事,他总说:新年新气象,好岁好精神。是的,对联可以抒写自己辞旧迎新的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这在没有话语权的老百姓心里显得尤为重要吧。所以每当这时候,外公就开始张罗起各种行头,包括我必须当他的下手。他拿出他的文房四宝,其实已经陈旧无比,更不能以雅观来形容,应该改名叫平民四宝更合适。可是在外公的眼里,它还是一如既往的珍贵。他说,古时候的墨都得是自己磨的,写出来的对联才赋有意境和灵魂,现在都用墨水喽,再过几年恐怕也没人写喽。似乎,我在他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惭愧。
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让我们走的更远,不要让"中国传统文化将流失"来成为我们走在爱国道路上的感叹句!
詹安琪 浙江省龙游中学高一(10)班指导老师:吴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