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 2】 浅谈文化 ( 戴雨琴)
中华文化绚丽多彩,各不相同,但异中有同。它们拥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不一样的内涵,但它们拥有一样的根源——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筷子由原先仅作为助食工具的箸演变为实用与文化相结合的存在,旗袍由原先的纯中国式演变为中西合璧且更加具有时代性的现代式,这些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进,使其更加良好的传承下来。所以在传统文化不断流失的今天,我们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焕发出新魅力,使其得到传承并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五千年的传承后,仍具有极大的魅力,这与其包容性密不可分。包容性是指海纳百川、多元化,中国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中带有时代特色,汉族文化中又带有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只有实施开放性政策才能使文化在碰撞中发展,在交流过程中摒除不好的一面保留优秀的一面。譬如清朝时的统治者乾隆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从而实施了“闭关锁国”政策,拒绝与别国进行贸易,使中国历史发展停滞了近百年,使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与世界严重脱轨。所以实施开放性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文化将无法“化成”。
台州的“和合”文化就是其包容性的表现之一,所谓“和合”文化便是相融相生,相互包容,相互忍让,和睦共处。源自台州的“和合二仙”——寒山拾得,他们的“和合”思想为台州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使人向往着纯洁、和睦、没有尔虞我诈的理想社会。“和气乃众合,合心则事和”的出现,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合”思想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不仅推动了儒、释、道三教的融和与传承,还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文化创新,减少了矛盾的发生。而且“和合”文化还漂洋过海,流传到的国外,“其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重情、保护自然等理念,受到广大外国友人的赞赏和喜爱。
还有我们要防止我国优秀文化被外来劣质文化所取代,要抵制劣质文化污染中国大地,就好像鸦片战争时期传入中国的鸦片给当时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我们要不畏挑战,勇往直前,踢掉文化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使文化日益丰富和优秀,以此来指导社会前前发展。我们要相信,相信已传承上千年的中华文化很优秀,要有文化自信,并在传承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纳优秀文化。
总而言之,我们仍应该将中华文化的精华继续传承下去,这需要我们充满自信地迎接文化挑战,需要我们推陈出新,需要我们发挥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去塑造“化成天下”的理想世界。要相信中华文化已在日积月累中深入我们的骨髓中,只是平时不显山露水罢了。
姓名:戴雨琴
学校:台州市天台苍山中学 高三(9)班)
指导老师:周文维
电话、微信:13586238767
邮箱:369401027@qq.com 邮箱:3694010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