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2题】让文明的种子在心田发芽(李凌云)

作者:李凌云 投稿时间:2018-11-15 12:35:31

【高中组第2题】让文明的种子在心田发芽(李凌云)

让文明的种子在心田发芽

李凌云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确,我们现在的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不为生计而发愁,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发现社会问题并为之反思。文明便是一个热门话题。我想竭我所能用我贫瘠的语言表达我对文明的浅解。文明纵贯了历史长河,横贯了现今各个国家、民族、地区。文明无孔不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不知不觉中指导着我们的言行,从而影响着社会的氛围、国家的精神面貌。

       文明是文化的一面,是文化的一方外在体现,它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小到喝一口水会不会发出声音打扰别人。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文明行为是对自己负责,因为你让你自己成了一个更好的人,使你道德思想健康,言行得体,这是你尊重自己的体现,在此基础上,你才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从国家社会的角度说,我国正着重提高文化软实力,这对增强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力量,展现出国家新的精神风貌,提高综合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如此庞大的工程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国家领导人挥挥手臂号召号召就能完成的,大河从来都由小河汇成,大事从来都基于小事的基础上,需要我们要共同努力,用一点一点的荧光汇成堪比太阳的东方巨龙!

       文明寓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通过这点点滴滴体现出来,我们的每一个言语与行为能透露出文明的精神内涵。因此我们的行为要文明,但是仅仅是行为文明还不够,我们的思想更要文明。思想文明,才是真的文明。至今,某些封建落后的迷信思想仍顽固地寻找每一丝可乘之机,在社会的各个隐秘的黑暗角落中不择手段地苟延残喘。要净化整个社会,要在原本脏污黑暗的贫瘠土壤中开出圣洁的文明之花,行为、思想两手都要抓。

       “文明”不仅仅是每一个平民百姓的责任,更是政府、国家领导人的责任。近些年来,信息网络不断发展,益处多多,但也经常有暴力执法行为在网上广为“流传”,群情激愤,也引起了人们更深的思考:国家治理要文明,执法要文明,应使社会更具温情。前段时间舟山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上有好的声音,也有不好的声音。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却用了极其暴力不文明的手段,是何其深刻的讽刺。那些摆摊的老人们,困窘、愚昧、可怜又可恶,政府更应用温情的文明执法方式来感化他们,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做事,而不是一脚飞踹,徒留其凄惨地哭天喊地、走投无路。我是如此希望网络上全是对政府文明执法正能量的点赞。

       “文明”说得再多,终究是纸上谈兵,宣扬得再天花乱坠、精彩绝伦,也要付诸实际。就如花朵必须扎根在土里,而不是浮在空气中;就如人类离不开空气。

       我们首先应提升自己的素养,礼貌用语,会说“你好”“对不起”;行为得体,不脏话连篇 等等,都是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做到的。

       要文明,不应忽视对古代文化的继承。我们回顾古代先贤们的礼仪教化,真是舒心君子的风度,折腰雅士的胸襟。中国古代文化璀璨无比,现成的文明范本就在眼前,不必苦苦寻找。但时代不同,既是要说给现在的活人听的,就应选出其中适应现在发展实际的,唯有这样,古代文化才有发展的空间,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并流行开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若是一味地照搬,只能是文化的退步。

       吸收了古代名精粹,也应把目光投向现在的各个国家。因为我们的文明有差异,所以才有了交流传播。交流传播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文明的孤岛,不论其先前如何伟大宏丽,最终只会化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经济全球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交融的势力不可阻挡,只有顺之才能发展得更好。的确,不同国家之间意识形态不同,融合的过程中困难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不应妄自菲薄,也不应孤高自傲,不用盲目追求发达国家所谓先进的文化,交流的前提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不动摇。否则,完美地融合了,却丢了自己的根,那文明的交流又有何意义呢?

       荟萃了所有的精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明体系,接下来就是如何推广的问题了。不过不用担心,漫漫历史已经为我们求解了这个问题。儒家文化为何能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必有其过人之处。它教导君王德治仁政,即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文明治理。历史是一面镜子,现在的社会也一样。人们已经发现:要实现国家富强、世界和平,必须用教育感化的手段。像秦始皇、德国纳粹那般的武力暴政永远是短命的道路。

       去景区旅游,会明显地发现:乱扔垃圾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轻一代的人大部分不会乱扔垃圾,也会自觉遵守景区的提醒事宜。这说明中国的文化教育还是很成功的,文明的种子已埋入了花朵们的心田,且已有了茁壮成长的趋势。充满活力的年轻血液们已经深深地明白:“你优雅,城市便不粗俗;你精神明亮,城市遍布灰暗阴沉。当文明传递在城市的每一个神经末梢,流进每个居民的血液之中,我们才敢说,这是一座有品位、宜居的城市。”

 

作者姓名:李凌云

学校: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8班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