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2 《传承之路漫漫》 张怡.
传承之路漫漫
华夏泱泱国土,文化源远流长。漫漫时间长河中,数千年的积淀使中华传统文化更具魅力,引得我们不禁想去一睹风采。
是的,当代人们正逐渐开始意识到中华文明的弥足珍贵并付诸于行动将其推广,五花八门的宣传方式充斥着我们的视听,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认知。然而,在这众多的传播渠道中,又有多少是“康庄大道”呢?
在此,我想斗胆议论一番。
众所周知,观看影视剧乃是大众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于此同时,大众的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之中被“悄悄”影响、变化着。能博得大众哈哈一笑,甚至能引导人们“向上”“向善”这自然是极好的,也是我们所期待的。只是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事迹却值得我们去甄别。
年度大剧《芈月传》前年在我国热播,其中的爱恨情仇及其起伏跌宕的剧情深入人心。我却不禁想到:历史中的宣太后其人真的是如此的吗?其中的出入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植入我们的思想……
还有之前的《甄嬛传》,赢得了多少人的关注和泪水,多少人的夜晚是伴着它度过的......
相反,类似于《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这样正解传统文化的权威节目又有多少人关注?
一“热”一“冷”,原因何在?这是值得我们深究的。我认为,这大概与当今浮躁的社会大环境有关吧,那些庄重严肃的视觉效果反而使人更添躁意,才有了这种局面。除了华丽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浮躁的世人也有“静心”的时候,比如类似于《明朝那些事儿》《水煮三国》这样开创了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先河,摒弃枯燥的语言,以幽默风趣的言语将历史侃侃而谈的书籍,使人欣然接受。窃以为,此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色,一个国家独有的标志,一段历史熔炼的精髓。
因此,面对传播普及传统文化如此重大庄严的任务,只得依赖于每个人的认真对待:不篡改历史,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不曲解字义,重拾雅致的文言词句;不崇媚洋外,传播自己的优秀文化。我相信,人人皆可做到。
**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可见传统文化之重要,乃可将全国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同实现伟大目标的。这大概也就是古代帝王追求思想统一以达到国家统一的原因吧。我在此呼吁全国人民将学习中国文化的意识贯彻到底。
面对如此大势所趋,我认为当务之急所应做到的应是积极却不失理性,且坚定如初,即所谓的“不忘初心”。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浮躁,不盲目,吸收文化精髓,宣扬有益的文化,以提高国民素养,建立正确观念。切忌为了经济利益而哗众取宠,失了其本质。尤其是青少年,是非判断能力尚未健全,最易受舆论所影响,故而更加要求得其真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可以想见,宣传的过程必然是路途漫漫,阻碍甚多的。鉴于此,“坚持”就显得尤为可贵。长路漫漫,初心难寻亦难得。
总而言之,人文之重,关乎人民,关乎国家。欲得民之重视,必先融于民之生活,获民之肯定,成功即指日可待矣。
张怡 衢州市兴华中学八年级(14)班
指导老师:吴梅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