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1题《传统文化》余海悦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常言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是到底怎么博大精深,怎么源远流长在许多人心里或许是很模糊的,因此,中华文化正在被磨灭,甚至可以说正在遭到破坏。
但是传统文化是上下五千年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在实践中反复失败和不断探索的结果,是各民族文化的体现,是我们现代人所应该熟记于心的瑰宝。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存了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点,横,竖,撇,捺几个简单的笔画构成了中华各族人们交流的纽带。汉字是活的,是有生命的,他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多样性而其内涵是不变的,从商朝的甲骨文,到金文,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有8000多年的历史。即使形态在变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古国的重大意义是不变的。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变更的最好见证者。说到史书典籍怎么能不说享誉世界的四大名著呢!如现实主义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真实的记载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还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首先要说的一定是勤俭节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还有秦王嬴正的大兴土木使曾经大一统的秦朝走向灭亡。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让人望而生畏,从古到今的经验教训都告诫我们要勤俭节约。其次,要说的是自强不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满江红»中的诗句。20岁的岳飞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 为国家报仇雪耻. 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 他的母亲, 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 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其道德品行体现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气节,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光辉如日月,永恒同时空。
传统节日是最贴切我们的了,每逢节假日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过节的气息。中秋节是个团圆节。这一天月亮很圆很大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有人说如果中秋没有吃月饼就好像没有过这个节一样,可见传统习俗给人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包粽字、吃粽子,戴艾叶香包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春节应该是中国最有象征意义的节日了,每年春节人们为了赶回家过年在火车站,汽车站的大排长龙,渐渐的"春运"变成了春节的一个征兆。排一天的队,做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就是为了回家吃一顿年夜饭,可以看出,故乡与家人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柱和心灵家园。文化传承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兼收并蓄传承文化是我们永恒的使命。
余海悦 浙江省开化中学 高二8班 指导老师 谢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