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钱币上的龙文化》 汤景帆
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的,传说具有超凡的神力,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炎黄子孙从一出生便被打上了龙的铬印。
生活中龙的图案很多,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爸爸收集的清朝铜币上的龙纹。记得有一次我缠着爸爸让他给我讲讲龙的知识,他先挑出三枚铜币放在桌上让我看有什么区别。我粗粗看了一眼说:“就是三条龙,没啥区别啊。”爸爸说:“你再仔细看看,区别可大了。”于是我瞪大了眼睛仔仔细细看了起来,还真是像爸爸所说,三枚铜币上各雕刻了一条龙,但每条龙的形态又各不同。
第一枚铜币上的龙傲然抬头,眼睛炯炯有神,张着血盆大口,头毛上冲呈怒发冲冠之势,龙爪锋利刚硬,给人以威武凶猛的感觉。第二枚铜币上的龙是条游龙,画工简单,神气稍差,显得有些苍老无力,失去了应有的威严。第三枚铜币上的龙头毛蓬乱,爪子粗钝,龙嘴也被雕成了“猪嘴”,眼神无光,龙体僵硬,给人以老态龙钟的感觉。“你再看看三条龙分别属于哪个年代?”爸爸又问。通过观察我发现第一枚是康熙朝的,第二枚是道光朝的,第三枚是光绪朝的。
突然,我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一个朝代的兴衰竟然能从钱币上的龙纹得到展现。康熙年代是盛世开始,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康熙年代的龙跟他一样是意气风发、一往无前。道光时代王朝开始由盛转衰,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道光年代的龙没有了以往的张牙舞爪,显得萎靡不振。光绪年代经历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有识之士救亡图存,革故鼎新,戊戌变法依然失败——光绪年代的龙虽有腾云驾雾之心,却早已风烛残年、日暮途穷。
清朝铜币只是古代一种货币,之所以选用龙纹图案,我猜想应该是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远古图腾,是中华民族敬仰的神奇力量,是源于图腾而又超越图腾的理想崇拜和文化创造。如今,一枚枚铜币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它们不再是货币交换的信物,但每一枚铜元背后的那段历史将会在时间长河中历久弥新。铜币反映了一个王朝由盛及衰的变迁,而附于铜元上的龙纹正是这一变迁的时代缩影。
尽管龙币已成为历史,但是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将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傲然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民族团结向上、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即龙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炎黄子孙在世界各地再创出辉煌,造福人类。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现今的我们,作为新时代龙的传人,更应该传承坚守这份龙文化,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发奋图强,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用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谱写共和国新时代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
作者姓名:汤景帆 学校: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第七中学 年级:七年级 班级:3班
指导教师:钱玲